-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银,普通人的收藏
几百元一件老银饰虽然在收藏品行列中默默无闻,却以极适合普通人的价格占尽优势,自戴、投资两相宜。
老银饰,指以白银作为主要材料的古旧首饰。汉末刘熙在《释名释首饰》中讲到,“凡冠冕、簪钗、镜梳、????、脂粉等都为首饰。”后清人翟灏所著《通俗篇服饰》中,把带钩、佩坠也都归入了首饰的范围。加上后来更为普及的戒指、手镯、手链等种类,所以可以这样简单理解:凡古人从头到脚全身各部位所佩戴的装饰品都属于“首饰”,其中的银制品,即为老银饰。
收藏在发梢
在中国人的收藏范畴中,银饰自古就不被重视,许多人将之作为实用品或装饰品,只看作时髦、财富和点缀,而忽视了银饰品内在的文化价值和精耕细作的工艺。与此相反的是,欧洲非常重视银饰的收藏,中国银饰的最大收藏家居然是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他收藏着很多中国银器,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让中国藏家汗颜。
事实上,银饰不仅历史悠久,它的文化内涵也同样深厚。作家三毛就独爱老银饰,散文集《我的宝贝》中收录了几十年来她珍爱的手工艺品,其中提得最多的就是来自世界各国的老银饰。在她眼里,每一件银饰都是经过岁月沉淀,既有投资收藏的价值,又有耐人寻味的美感,它通灵习性,是当之无愧的宝贝。
与瓷器、名画等收藏品被藏家锁进保险箱不露真容的境况不同,老银饰不仅能供人把玩,亦能随时佩戴。现居美国的老银饰藏家青湘就是一位对银饰着迷的女子。虽然接触老银饰只有两年,但她手中的藏品已上百件。那些明清式样的发簪、步摇,大多是国内流出的外销货,每次出门前她都选择一二随手叉于头顶,既能佩戴,亦是收藏。这些被她誉为“嫁妆”的老银饰被她收藏在了发梢上。
在她的藏品中,在国内淘到的多为中国传统银饰,那些能在日常生活中直接用在发梢上的银饰品,以明清式样为主;而最令她钟情的则是外销货。清湘所说的外销货是指专供海外市场的老银饰藏品,这些银饰品大多是清末到文革前的老银,它们工艺复杂、精美,不仅线条优美,运用了雕锉、缠丝、鎏金、烤蓝、钿翠等十几道工序,是传统工艺玲珑璀璨的例证,也是曾经官宦之家太太小姐头上摇曳的风情。
岁月沉淀传奇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青湘这类居于海外的藏家一样,买到外销的老银。在青岛老银藏家孙海滨看来,现龄50年以上的精品老银饰已不多见。除了“文革”时期的大量损毁外,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一度风行的将银首饰拿到金店换黄金首饰的潮流,也将那些工艺精美的银首饰送进了炉子里。
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朱纪从事收藏杂项多年,对老银饰情有独钟,他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初,银饰颇不入藏家的“法眼”,因为它只是杂项中一个极小的分支,是服饰的一种点缀。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一批先富起来的知识女性对古旧银饰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爱和兴趣后,银饰收藏逐渐走红。“十四五年前,花8元、10元就可以买一个头钗、簪子,花30元、50元就可以买一个很好的戒指。”
如今,老银饰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十倍,清末时期做工考究的一对手镯价格在800元左右,而民国时期的长命锁价格为200~600元,清代中期的普通银簪价格约在200~1000元,清末的银腰牌市价在300~1500元不等,至于银纽扣、银耳坠的价格,普通的品种一般不会超过百元。而决定相似款式、大小的藏品不同价格的关键则是饰品的做工、成色与年代。
在老银藏家的心目中,老银饰品其实分为了三部分:一是古董类银饰,它们出身名门,造型优美、工艺精良,在当时也只有富贵人家才能消费的饰品,对古董银饰藏家而言,这类老银的断代是极其重要的,它要求对工艺、形制、磨损、款识的辨别都技高一筹,是知识的积累,是自身喜好的体现;二是中国民间传统银饰,它做工稍次,但是花色、纹路都是当时所制,造型有可圈点之处,代表当时民间的工艺水准;三是现代人用银料做旧的饰品,譬如手镯、吊坠等,这部分在市场上容量极大,其中做工精良的饰品,也具有较高的收藏,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沉淀,一样具有升值潜力和投资价值。
寻找老银器
到哪儿去寻觅这些老银?因为存量不多,在藏家孙海滨看来,这些精品老银饰要么以家传的方式存在民间百姓家,要么在藏家手中,不舍得轻易出手。
以孙海滨熟悉的青岛为例,昌乐路文化市场里经营古钱币的店铺偶尔还能淘些精品银饰,此外平度、莱西等民间市场也可逛逛。在孙海滨看来,除了上述三种老银外一些少数民族纯手工制作的精美的大型银饰也可以作为收藏,同样有较大的升值潜力。
而教授朱纪的眼光则更为专业。在他眼里,中国各地出产的银饰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山东、河南产的银饰一般浑厚、拙朴,小件而有大气象,但大多成色平平;山西的银饰形制大度,构思奇妙,有人文底蕴,良工精做,远观近察均无懈可击;福建一代的银饰在风格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