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岛变通途 梦想成现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岛变通途 梦想成现实   在浙南瓯江出海口外,有一座海岛之县――洞头。它由103个岛屿和259个礁矶组成,那些星星点点的海岛礁矶,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东海万顷碧波之中,成为温州一道靓丽的风景。然而,千百年来,陆岛两边的人们却都在梦想,有一天这块隔海相望的宝岛能够实现陆路相通。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2006年4月29日,温州人民迎来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喜事――温州半岛工程正式通车。随着长达14?郾5公里的中国第一跨海大堤――灵霓海堤的建成,天堑变通途,它将霓屿、灵昆这两个独立且对海相望的岛屿紧紧连在了一起。从此,温州市区的汽车可以直接到达洞头县城,城区自此由瓯江下游向东海岛屿延伸,海岛变半岛,滨江时代发展到滨海时代。温州、洞头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一、温州人的梦想      洞头县城所在的北岙岛距温州陆岸有30多海里。据地质学家考证,洞头曾经与大陆紧紧相连。7000多万年前的一次大海侵,让洞头永别了大陆。据温州市志记载,洞头在唐代时就已建置区划,说明在唐之前岛上就已有人居住。经过几百年的开发,洞头已成为祖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宝岛。一本《海岛女民兵》小说,一部《海霞》电影,一位女民兵连长的英雄事迹,更使洞头名扬大江南北。   在这片海岛周围,有浙江第二大渔场,有建设深水良港的理想海域,有被称为中国东南“夏威夷”的旅游胜地。但千百年来,“开门见海,出门靠船,死(水)路一条”。几十海里的万顷汪洋,俨然一道无情的天堑,它隔断了洞头与温州的直接通道。因缺乏外出的陆路交通,导致洞头缺乏淡水,缺少电力,缺少快速大量的运输工具……大海,成了洞头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拦路虎,也成了拦阻温州经济发展的“瓶颈”。   洞头人做梦都在想,有朝一日洞头不再是岛,出门不再是坐船,而是坐车可以直达温州。而温州人也有一个梦,那就是希望温州港有朝一日能走出瓯江变成一个东方大港。   温州港在战国时期就已具港口雏形,在东晋时温州港址基本确立,鸦片战争之后,又成了向西方列强开放的通商口岸。20世纪初,一代伟人孙中山在其著名的《建国方略》中,就指出温州应该建设一个大港,并明确说温州港的条件比宁波好。可是直到20世纪末,尽管做温州大港之梦的不乏其人,但温州港却一直没有成为大港,因此其发展也就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快。宁波港早已从河港变成海港,从几百万吨级的小港成为超亿吨级的大港了,而温州港却依然还是囿缩在瓯江里,依然还是一个非干线的河港,仍然只有几个万吨级的泊位。仍然还需要候潮进港。   温州与洞头能陆路相连吗?温州能走出瓯江吗?      二、半岛工程的蓝图      在瓯江口灵昆岛和洞头霓屿岛之间的涨落潮缓流区周围,江心、七都、包括灵昆,3岛依次排列江中,如中流砥柱。瓯江口外,乐清湾以玉环岛为屏障开口相向,洞头列岛洒落海面如星罗棋布,正对瓯江门户……   上世纪70年代,几位在水边眺望淤积海涂的温州人,来到瓯海灵昆岛东端,面对海滩掏出海图资料作对比,发现在1958年时,这里的0米等深线距隔水相望的洞头霓屿岛约6公里,1986年缩短到仅1公里。也就是说,这里的滩涂淤积,以平均每年200米的速度,向海中的霓屿岛延伸逼近。于是,1979年开始,便有人在灵昆与状元之间抛石筑坝准备促淤造地,但因种种原因而未果,留下一条水底浅坝诱人遐想。如今在落潮时来到龙湾状元镇江边,还能看到在灵昆岛与状元镇之间的瓯江南航道上,有一道浅坝在浑浊的江流中隐现,这便是人们记忆中的“南口工程”。   到了80年代中期,出生于洞头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教授谢庆道,对温州沿海进行了大量勘察后,在全国海洋开发会议上大胆提出,在“南口工程”的基础上,以多座跨海桥梁和拦海大堤为结构,把洞头与温州连接起来,建成洞头半岛,形成温州大港。   眼前的现实,结合专家的提议,再对照地图上的距离,一幅跨海架桥、陆岛造堤的宏伟蓝图,终于像东海泛虹霓,浮现在现代温州人的眼前――何不建跨海大桥,把洞头紧相毗邻的北岙、三盘、元觉、状元岙、霓屿等5个岛屿连接起来;再在眼前的霓屿与灵昆岛之间,修建一座长堤加快大面积滩涂淤积,围涂造地实现陆岛相通?   设计中的灵昆与霓屿岛之间的南、北两个海堤再加上一做跨海大桥将灵昆岛和霓屿岛与大陆紧紧连接在一起。这中间一片由千万年瓯江和长江挟带泥沙淤积起来的13万多亩浅滩,在促淤和填埋后将成为可供开发的“温州浅滩”(未来的海上桑田),其中有垦植区、养殖区、蓄淡水库区……同时连接陆路交通,状元岛可建深水码头呈温州大桥港格局,海岛旅游、港口、运输等也可带动开发。而原本隔海相望的霓屿与灵昆两个小岛,就此直通温州市区,成了温州新区的半岛。   温州市市长助理兼温州半岛工程建设总指挥朱铭源形容:“确切地说,半岛工程就是一个以桥梁、海堤及促淤造地等工程形式,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