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城市精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与城市精选

封面格式: 封二: 大学与城市 ——以同济大学为视角探寻大学与城市的关系 前言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 当大学最自由时,它最缺乏资源;当它拥有最多资源时,却最不自由。 ——英,哈罗德·帕金 一所大学之于一座城市,如星光之于大地,点亮思想,润物无声。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先生因为看到美国著名的大学对于社会的影响,曾在日记中写道:“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乃可耻尔……”。一所大学对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作用,胡适先生并未言过其实。大学,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城市,是大学的成长摇篮。放眼望世界,哪一座著名城市没有著名大学,哪一所著名大学不是伴随着一座著名城市?几乎每一座著名的城市都有一所属于自己的大学。当然并不是每一所大学都能够以自己城市的名义命名,只有当这所大学与其所在城市血脉相连,并拥有最神圣的智慧与自由,相伴走过最伟大的光荣与梦想,才能做到大学中有城市的缩影,城市中处处有大学的印迹,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一所大学只有在成为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与精神的地标才算成功,而一座城市则以拥有一所著名的大学而声名远播。大学延续城市文脉,城市造就大学气质。大学是城市的灵魂,没有思想的机械的城市是可怕的也是不可能有长足发展的;城市是大学的沃土,没有资源与政策的支持的大学也是不可能茁壮成长的。1936年,老舍在一篇散文中说:“一个大学或者正像一个人,他的特色总多少与他所在的地方有些关系。”大学与城市,是彼此的荣耀和历史的见证者,相互映照,不可离弃。 正文 本文将在同济大学的百年发展历史视角下,探寻大学在历史进程,思想风尚,经济建设三个方面与城市深刻的交互式影响。 一:大学与一座城的历史进程 一所大学,可以改写一座城市的历史。 一座城市,可以影响一所大学的进程。 牛津大学是一群巴黎大学的师生在放牛娃的草棚里办起来的,由于师生食宿带来的商机,吸引了商人们围绕师生生活建起了服务设施,由此逐步形成了城市。大学缔造了城市,也改变了历史,在相互的影响下,使牛津发展成天下闻名的城市。 剑桥是英格兰一座古老的小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1209年创办了剑桥大学后,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学者集聚此地,各路艺术家、建筑师也云集小城,各显身手,从而进一步繁荣了城市的经济与文化,也使剑桥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一流高等学府。剑桥这座城见证了这所大学的发展与壮大。 习近平同志在出席我校建校100周年大会时曾表示,同济的100年,是与上海城市发展相濡以沫的100年。同济大学从1907年诞生到发展为如今的中国一流学府已历时百年,而同济大学跌宕起伏的百年历史,与上海这座城市筚路蓝缕的发展轨迹不谋而合。 从最初的同济医工学堂到民国时期的国立同济大学(1927年),国立同济大学是民国建设国立大学期间最早建立的一批国立大学,国立同济大学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的一批综合性大学(1937 年),国立同济大学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名牌大学之一。这二十年是同济大学发展历史上一个短暂的春天。也是在这段时间里,上海也由于人才与资本的输入,城市建设和经济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而上海之所以能有如此快速的发展,与当时同济所培养的一大批工科技术人才不无关系。同济秉承德国人的办学理念,将重点放在工科与医科人才的培养,使得上海在需要人才的时刻,得到了广大同济学子的及时雨。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1937年9月1日日本空军为了清理日军前进道路,轰炸位于吴淞的国立同济大学。经营近二十年的国立同济大学校舍被日军炸为平地。一所大学此时的命运也正是这座城市所遭遇的,整个上海战火纷飞,人民生活处于一片水生火热之中。城市与大学的选择总是如此的相似,抗战期间,国立同济大学被迫迁往内地,而相当一部分上海人也选择逃离上海南下避难。这一时期的同济与上海,都可以说是两者在历史上的低谷,也是最不堪回首的历史。 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后,国立同济大学才从四川李庄迁回上海。也是从此时开始,这座城市与这所大学都走上了发展的康庄大道。同济大学逐步发展为如今的985,211著名高等学府的历史进程与上海这座城从战火与废墟中成长成世界大都会的轨迹交互甚广。一所大学对一座城市举办大型赛事或活动提供的支持,也展现了大学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性。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着城市。2010年万众瞩目的世博会在上海这座美丽的城市盛大举行,而正如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世博局副局长周汉民曾说,世界上没有哪一所大学为世博会做出的贡献,胜过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是参与世博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高校。在世博建设过程中,总共产生了十多项总负责任务,其中包括主题演绎总策划师、园区总规划师、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师、工程建设总体项目管理总负责人等在内的8项总负责任务由同济大学的教授担任。此外,学校先后承担科技部和上海市世博科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