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茶文化-茶与宗教PPT
中国茶文化茶与儒、佛、道
中国茶文化的根本精神
正:儒家的正气
清:道家的清气
和:佛家的和气
雅:茶文化本身的雅气
正、清、和、雅的综合,完整的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根本精神
茶与儒、佛、道
“三家”
儒家、释家(佛家)、道家精神影响了中国主流文化几千年,同时也对我国茶文化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茶与儒
一、茶与儒家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亦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
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茶与儒
何谓仁?
仁者,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茶与儒
何谓智?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茶与儒
何谓信?
信者,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茶与儒
儒家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友情。且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
清醒、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构成儒家茶道精神的欢快格调,这既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调,也是与佛教禅宗的重要区别。
儒家茶道是寓教于饮,寓教于乐。在民间茶礼、茶俗中儒家的欢快精神表现特别明显。
茶与佛
二、茶与佛家
佛教认为茶有三德:
(一)坐禅时可以通宵不眠;
(二)满腹时,帮助消化;
(三)茶为不发之药,于是喝茶就成为佛教僧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之事。
茶与佛
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这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高度。
唐宋佛寺常兴办大型茶宴。茶宴上,要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清规、饮茶谈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在民间茶礼方面,朝廷茶仪难以效仿,禅院茶礼容易为一般老百姓接受,因此佛教的影响较大。
茶与佛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
禅宗主张以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就是说,心里清静,无有烦恼,此心即佛。这种办法与儒家注重内心修养很接近,有利于净化自己的思想。禅宗其次主张逢苦不忧,得乐不喜,无求即乐。这也与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接近。
“禅”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你把事情都看淡些就“大觉大悟”。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
茶与佛
中国禅宗的坐禅(定、慧),很注重五调,即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所以,饮茶是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的。因此,茶叶成了佛教的“神物”。
茶与佛
茶与僧人释皎然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生卒年不详,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他善烹茶,作有茶诗多篇,并羽陆羽交往甚笃,常有诗文酬赠唱和。他不仅是诗僧,又是个茶僧 。
茶与佛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是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茶与佛
皎然所言饮茶“稍与禅相近”,主要指茶能清人之思,从而保存人性之“真”
禅宗追求的是“真如佛性”,可见,通过饮茶亦能认识到自己的佛性并保持这种“佛性”
那么,饮茶便和参禅有了同等的作用,都能达到‘真如佛性”的本体境界。
茶与佛
关于“茶禅一味”
品茗是一个“道由心悟”的过程 。爱茶而不拘泥于茶,才能成为一个好茶人。一个好茶人就是一个智者,他能在茶中找到心道。
茶禅一味,道出的是一分宁静,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在一杯茶中,你喝出的是人生的味道
茶的味道与人生相近,也与哲学相近。
茶与佛
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
推动了饮茶之风的盛行
发展了中国茶园、茶叶加工。
创造了饮茶意境。
对中国茶道向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茶与道
三、茶与道家
在道教中,神农是太上老君点化而成的徒弟。《太上老君开天经》中说:“神农之时,老君下凡为师,曰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与人民播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