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际沟通与交往PPT.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际沟通与交往PPT

(三)人际交往的交互分析理论 哈里斯(Harris,W.T.)提出四种人际交往的态度类型。 “我好,你不好”——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不会交往 “我不好,你好”——自卑怯弱,不敢交往; “我不好,你也不好”——悲观绝望, 回避社交,不想交往 “我好,你也好”——积极乐观,尊重、宽容他人,善于社交 人际沟通与交往 戴尔·卡耐基曾说: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的技巧”。 本讲内容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常见问题 二、人际交往的有关理论 三、如何交友 心理小实验:人能承受多少孤独? 人到底能承受多少孤独呢?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为制造出极端的孤独状态,实验者将学生关在有防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戴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又让他们戴上木绵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上了一个气泡胶枕。除了进餐和排泄的时间以外,实验者要求学生24小时都躺在床上,营造出了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了的状态。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孤独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最初的8个小时还能撑住,之后,学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语,烦躁不安起来。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实验后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到第4天时,学生会出现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 孤独实验场景示意图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信息交流有利于启迪思想,开发智能,使思维撞击,就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 害羞 紧张 焦虑 自卑 缺乏自信:有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发现自己不如在中学时那么出类拔萃了,进而形成因嫉妒与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因害怕失败而不愿意与人交往。 1 不敢交往 2 不愿交往 缺少信任:有部分同学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不信任,缺乏与同学的基本的合作精神,觉得别人都不可靠而不愿意交往。 3 不善交往 缺乏有效人际交往的技能:在交谈的过程中显得过于生硬、书生气太足,木讷,心存感激不会讲出,而在当时却不能使人理解。如在劝说他人、批评他人、拒绝他人时不讲究艺术。如开玩笑不注意场合,不懂得给人留面子,或出言粗鲁伤了对方的自尊心 缺乏宽容:有些同学缺乏对彼此差异的包容,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相互伤害,进而而影响交往的愿望。 (二)交往问题的行为方式 讨好型: 总爱道歉、宽慰别人、 忽视自己、压抑自己、 围着别人转、易受伤害 指责 指责型: 总爱挑毛病、攻击性、 自以为是、自我中心、 管理能力、领袖才能、 控制、高压 超理智型: 冷漠、与人疏远、 刻板、重分析、解决问题、 人情味淡 冷静、头脑清楚、 有观点、研究型 打岔型: 思维跳跃、心胸开阔、 创造性、富有弹性、 不确定、情绪波动、 说不准、另类型、 独特 一致型: 与自己和情境和谐、 个人协调、平衡、 稳定性、成熟、 有血有肉、有理性、 比较全面 动力密码——人际需要 体验密码——情绪、情感 态度密码——理解与信任 行为密码——倾听与专注 认知密码——人际距离 人际沟通的五个密码 人际沟通(信息传递) 自我认识 协调知行 满足需要 “双赢”的沟通 一、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 (一)人际交往的基本概念 1、人际交往的含义 人际交往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交流过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它是人类的特定社会现象。 (二)人际吸引规律 1.邻近律 邻近律指人们生活空间上的距离越小,双方越容易接近,彼此越容易相互吸引,这一规律也称为时空接近原则。“远亲不如近邻”就是邻近律的具体体现。邻近律的发生不是无条件的,在以下两个条件的作用下,邻 近律才能发挥作用。 第一,交往频繁。 第二,产生积极的交往体验。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