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藏藏戏团及其流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后藏藏戏团及其流派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的形式表现文学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吐蕃时期以来,后藏民间歌舞艺术不断发展,后来又出现了拟图腾面具舞蹈、白面皮面具艺术表演、跳神艺术,以及民间的说唱艺术等,这些民间及宗教艺术中包含着一些戏剧因素。经过历代民间艺人和知识分子的努力,创造了藏戏艺术。人们一般把后藏作为藏戏的发祥地,把汤东杰布奉为藏戏始祖。汤东杰布系日喀则地区昂仁县人,他利用当时民间和宗教艺术中的某些戏剧萌芽或形式发展了藏戏艺术。五世达赖倡导举办藏戏节,促进了藏戏的交流与发展。   蓝面具派在藏戏中影响最大,分为四大流派,日喀则地区就占其三,即昂仁的迥巴派、仁布的江嘎尔派和南木林的香巴派。藏戏中保留了大量早期宗教仪式和民间歌舞的内容,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几百年的表演实践中,藏戏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模式,并保留了一批传统剧目,如《文成公主》、《朗萨雯波》、《智美更登》、《卓娃桑姆》、《诺桑王子》、《顿月顿珠》、《日迥巴》等。      昂仁县的迥巴藏戏      迥巴藏戏闻名于藏区由汤东杰布亲自创建,它有近600年的历史,以蓝面具派为代表,是后藏蓝面具藏戏中最古老的,也是西藏四大藏戏流派之一。迥巴藏戏班子是汤东杰布组织起的第一个戴蓝面具演戏的剧团,几百年来誉享整个西藏。剧团创建初始只是每年去日喀则给班禅演出,十三世达赖时,被达赖的一个亲信侍从介绍到拉萨参加雪顿节,演出的《顿月顿珠》备受赞赏,获得了达赖和噶厦政府破例优厚的奖励,当即给戏师额仁巴贡嘎一个镶有金子的太阳、月亮的温巴面具,给演顿珠的演员旺久一个金耳环。从此以后,《顿月顿珠》作为迥巴剧团的保留剧目,并每年都去拉萨参加雪顿节。据艺人反映,拉萨的踢踏舞就是迥巴剧团去拉萨参加雪顿节而流行的。历史上剧团曾产生过几个著名的演员和戏师,如额仁巴贡嘎、旺久、才旺和现在还能表演说戏的结布等。   迥巴藏戏表演艺术内涵丰富,表演形式自成体系,在诸多藏戏流派中是艺术发展完整成熟、地方特色鲜明浓重:表演时舞姿热情奔放、技艺水平很高,艺术感情丰富,唱腔优美、很有特色,演唱方法中运用头腔共鸣较多,高亢宏亮的嗓音内含宽厚深沉的韵味,另一个显著特点,即穿插“堆”地区的六弦弹唱、堆谐歌舞和酒歌等,而迥巴藏戏独特之处在于开场戏“温巴顿”中穿插表演“波多吓”。在汤东杰布创建的迥巴蓝面具藏戏中,还保留了藏戏早期形态与作为降邪酬神的宗教仪式的歌舞杂技结合的遗迹。该藏戏班子的演出从来都受到群众的欢迎。      仁布县的江嘎尔娃藏戏      江嘎尔娃藏戏属西藏四大著名藏戏流派之一,系藏剧蓝面具著名的职业性戏班,它以独有的藏戏风格享誉西藏及周边地区。江嘎尔娃藏戏历史悠久,相传创建于汤乐杰布以后不久的明代帕竹地方政权末期。当时江嘎尔山沟有两个属于俗人僧装的色钦寺庙,其中江嘎尔群宗寺是著名的米拉日巴四大弟子之一木登措波修建的,寺庙规定十户喇嘛,每户出两个男子,组成藏剧演出班子,以后形成这里的寺庙和寺庙下村庄男子都去演戏或说唱喇嘛嘛呢,女子则在家种地放羊。据说五世达赖时,江嘎尔娃的喇嘛藏剧形式风格已传开,四川巴塘降呷热班子就是那时传过去的。   八世达赖是南木林县托布加地方的人,18世纪下半叶,在他被选定为灵童,护送至拉萨时路过江嘎尔群宗寺,这里的头人带着江嘎尔藏剧班子随送到拉萨西郊“甘参洛登”地方,以后规定江嘎尔每年都要提前到拉萨参加雪顿节。藏历六月廿五日是八世达赖生日,江嘎尔娃在这一天都要到甘参洛登地方演出,以示纪念。   江嘎尔曾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演员和戏师,如嘎玛曲杰、白玛丹增、波若、朗加、唐曲、强巴等。据江嘎尔娃艺人说,戏师朗加集定钦?次仁旺堆和多仁班智达各自编写的两个《诺桑》故事,编排成了拿手保留剧目《诺桑王子》,江嘎尔娃也因此而扬名四海。《诺桑王子》和《朗萨雯蚌》、《文成公主》,被规定为该戏班参加拉萨雪顿节每年轮换献演的剧目,有时它也演中小型戏。据艺人传说,朗加在排出了《诺桑王子》以后,还排练《文成公主》。   江嘎尔娃是典型的喇嘛藏剧,比较严格按照传统剧本原原本本进行演出,注重文唱,其唱腔保持了更为古老淳朴、高亢粗犷、浑厚庄肃的特点,舞蹈动作优美、节奏悠沉缓慢;戴蓝面具,配有法号、铜钹、三弦等乐器伴音,集歌唱、舞蹈和道白于一体。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交替之际,摄政藏王请江嘎尔娃到拉萨功德林寺演出《诺桑王子》,著名演员唐曲在老戏师出缺的情况下,率众前去。那次他把该剧开场戏表演成很规范的,还将唱腔做了一些改进,唱出了江嘎尔派地道的“朗达”风格即头腔共鸣强,声音浑厚雄壮,有力度,旋律缓慢深沉,“仲古”变化不多但苍劲宽宏,音色圆淳。他因此而受到赞赏,被热振活佛亲自选定为戏师。布达拉宫红宫十三世达赖灵塔殿三楼有一幅壁画,其中有一块画的是蓝面具藏剧演出的场面,所注的藏文为“江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