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丹地域文化及其形成
[摘要]本文从文化地理学角度,对山丹地域文化特点、主要体例、形成原因等问题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分析研究,以期引起各方对山丹地域文化的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山丹;地域文化;河西走廊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047-03
山丹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境内祁连山、龙首山南北遥相对峙,焉支山虎踞东南,素有“走廊蜂腰”、“甘凉咽喉”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以四坝文化为代表的先民在这里辛勤劳作、繁衍生息。汉唐时期,这里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重要要道。自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删丹县,2000多年来,历代政权在县境皆有行政建制,或开郡置县,或立州建卫,或数县并置。同时,数千年来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辗转迁徙,不同时期来自各地的移民大量涌入,加之驻军、商旅的集汇交融,形成了丰实而悠久、厚重而古朴、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山丹文化。
一、 山丹地域文化及其特点
地域文化是最能体现山丹地理区域范围内的文化,它是世代居住在山丹区域内的各族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山丹地域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显的地域性
山丹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自古被誉为“走廊蜂腰”、“甘凉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蜂腰”、“咽喉”四字,不仅仅表示山丹在古代交通和军事、经济、自然地理上的区位重要,更突出了它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汇之区。从山丹的方言、风俗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山丹既有别于与它东西相邻的永昌、张掖,又有相似之处。同时,还和与其南北接壤的青海、内蒙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历史上,由于交通不便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使各地的文化形态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正因如为此,才使得山丹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
(二)形成过程的长期性
任何文化的形成都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形态。同时,一个地区历史遗存越多,它的地域文化也就越发达。山丹境内四坝文化遗址、弱水古河道、焉支山隋炀帝会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节遗址、霍去病驱匈奴的古战场、汉明长城、绣花庙、峡口古城等遗迹,都生动地说明了山丹地域文化的形成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三)开放的的包容性
任何形态的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各地人群的相互流动,自然使文化习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尤其是几个文化区域的交汇地带,更形成了兼具几种地域文化特点的特色文化。同样感受得到儒、释、道以及基督教四者的合谐共处。在山丹的民间文学中,既可以找到来自陕西的秦腔、眉户,也可以找到来自青海、河州的“花儿”。在山丹的民间信仰中,正是这种极具开放意识的包容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丹文化。
(四)表现形式的广泛性
作为大概念意义上的文化,它包含了从社会意识形态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不同地域的人们,其生产生活习俗的表现都相对不同。考察山丹文化,会发现山丹的人群性格、方言习俗等许多方面都有别于其他周边地区。也就是说,山丹文化的广泛性体现在山丹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山丹地域文化体例
地域文化体现在一定地域的大众中间,其中方言、饮食、信仰、民居,是大众文化最基础的构成要素,因此,地域文化也就最集中、最突出地表现于其中。
(一)地方方言
方言不仅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是一个地域居住的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地域文化的标志。由于地理条件差异,再加上人文、自然种种因素影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一个地区就会形成自己的方言。山丹方言属于北主方言的西北次方言区。由于长期闭塞、经济文化发展缓慢等诸多原因,山丹方言具有语音稳定、系统分明和古音保留较多等特点。在声、韵、调三方面与普通话对照,韵和调的差异较大。比如在声调方面,山丹方言的声调一般都比较急促,高低变化较小,因此,山丹方言听起来有一种平直、低沉的感觉,缺乏普通话抑扬、婉曲的音乐美。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山丹方言受邻近地区语音的影响,又可分县城、东乐、霍城、老军甘泉子四个小方言区,相互间尚存有细小却明显的差别。
方言的地域文化特色,还体现在地名文化上。地名是一个村镇、一个城市生命的起点。山丹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其地名中的军事和交通特色体现得非常明显,地名中多带有诸如“营”、“堡”、“寨”、“店”、“屯”一类名词,如老军营、大马营、二马营、范营、孙营、五里墩、十里堡、二十里堡、三十里堡、山羊堡、丰城堡、花寨、大寨、小寨、上寨、下寨、祁店、西屯等。历史上山丹所发生的一切,包括它的成败荣辱和坎坷曲折全都无形地积淀在这些地名中,并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
(二)饮食文化
某个地域的饮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