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走出来白裤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山里走出来白裤瑶   白裤瑶,这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是深埋在广西河池南丹深山里的民族传统文化桂冠上的一颗明珠,是一部充满了人类文明艰辛历程的史书。里湖,一个洋溢着民族欢乐与悲苦的生态博物馆,古村寨、古井、古道、古寨门;铜鼓、陀螺、黑衣、白裤……,正演绎着富有千年的前世今生。从喧嚣的都市,从现代的生活出发,直达白裤瑶的身边,是一条铺满极其朴素、率真和诚挚的心灵之路。      初识白裤瑶      起床时天还没有大亮。一大早,我离开宾馆,直奔头天晚上已经打探清楚的南丹有汽车开往全县各乡镇的汽车站,我要在那里乘坐南丹到里湖瑶族乡的中巴,前往里湖拍摄和采访白裤瑶。还没有进入汽车站,就看到一个正在与人说话、服饰奇特的女人,她穿着蓝白相间的粗布短裙,头上包着深蓝色头巾并扎着白色头带。这令我眼前一亮,我确认我已经看到了白裤瑶!因为就在昨天我从柳州出发前,看过摄影家蒋建雄拍摄的关于白裤瑶的很多照片,他们的奇特装束早已经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也正是蒋老兄的提醒和建议,我才有了这次探访白裤瑶之行。就在中巴开车几分钟之前,车上又上来了一个男人,包着白头巾,身穿镶蓝边的黑粗布衣,下穿白色刚及膝好像束脚卫生裤的粗布夹裤,脚蹬大雨靴。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他们都身材矮小,肤色黝黑,这就是生活在南丹深山里的白裤瑶人。此刻,我倒真有点“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感觉了。   早在370多年前,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用将近一年时间游历广西奇异的山山水水后,由南丹结束广西之旅,进入贵州。在他10天的南丹之行日记里,详细记述了南丹矿业的兴盛。然而,这位大旅行家却令人遗憾地与南丹里湖、八圩两乡壮观的天生桥、奇异的溶洞群擦肩而过。因此,也就错过了隐居于深山里的神秘的白裤瑶人。   据史学家考证,一直到1949年广西解放以前,白裤瑶人一直蜗居于南丹里湖、八圩一带深山老林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当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长达百米、绘制于清乾隆年间的梅山图在恭城一位瑶民家中被发现后,广西瑶族的诸多历史信息才进一步清晰起来。“一片乌云黑四方,大瑶众生共商量。齐共铁心了,别我千家峒。心闷沉,往哪方?一片乌云黑四方,大瑶众生过桥忙。桥桥水水桥桥水,满眼泪汪汪……”这是在广西一些瑶民中代代相传的一首“祖上迁居诗”。诗中饱含着当年瑶族祖先因官家欺压和纷繁战乱,被迫离开湖南等地家园时深深的哀痛和愁绪。   一位学者在进行多年研究后发出这样的感慨:瑶族是个多难民族,曾经世代受人欺负。这里受到驱赶,那里又被截断生路。平地不能生活,逼得迁进山谷。山谷仍呆不下,只好钻入深山……瑶族人生产、生活环境十分特殊:高峻、干旱、分散、艰苦。但瑶族人生性刚强,赶、打、压、杀总不屈服。他们靠山吃山,舞刀弄锄,造林种谷,昂首阔步在崎岖的崇山峻岭中开出一条求生之路,从而也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山地民族!   这天正好是阴历十九日,应了白裤瑶人“逢三六九”赶集的习俗。在里湖下车时,尽管9点多了,大山里的太阳看起来算是刚刚露脸,凉爽的早晨,和煦的曙光散乱地洒落在街道上和两旁的建筑物上。由于山里人起床较晚,白裤瑶人赶集大都靠双脚步行,所以此时的街道上人并不多。但慢慢地,穿黑白衣裤的白裤瑶人多了起来,他们或手提竹篓,里面装着要卖的东西;或挑担匆匆走过,一样的竹篓里是两头当地很有名的瑶山猪仔;或骑着摩托车轰隆隆地从你面前驶过,上面搭载的便是前来赶集的白裤瑶男人和女人。   我知道,我离白裤瑶人,离白裤瑶村寨以及他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于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敢在集市上逗留,匆忙拍下几张照片,暂存了沉重的行李,乘坐一辆专送赶集的白裤瑶人的摩托,直扑生态博物馆所在地怀里而去。      黑白分明的白裤瑶服饰      摩托转过一道弯道,前面赫然现出一处村庄来,除了零星地有了几处两层的楼房,大部分房屋是那种硬山顶的土墙草屋或瓦屋。就在这些房前屋后和村道小街两边,随处可见一种树干如巨型酒瓶的大树,这就是白裤瑶人的“粘膏树”了。粘膏树是一种椿科植物,分雌树、雄树。雌树树干被凿开后,会流出一种淡黄色的浆液――粘膏。粘膏,是白裤瑶人蜡染工艺中描绘图案必不可少的原料。   白裤瑶因男子都穿着及膝的白裤而得名。一年四季,单薄的白裤,即使寒风凛冽,瑟瑟发抖,仍不改装束。男装分为盛装和便衣。在白裤瑶男子的服饰中有5大件:白布包头巾、Y字形上衣、白色紧腿短裤、腰带和绑腿。成年男子均蓄发(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不蓄发了),用白、蓝、黑色长巾盘头。上身为蓝黑色立领对襟衣,胸前两侧各绣一个鸡仔花图案。裤子用白布做成,裤裆大而宽,长度刚过膝盖。下端渐窄,裤脚用黑布镶边。盛装的上衣外沿都用蓝布镶边,腰部两边和背部下沿绣有鸡仔花和米字纹图案。白裤的膝部刺绣有五条红色的花纹。白裤瑶衣服图案里,鸡仔花是主要纹饰,男女的服装上都有,体现出对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