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芝记忆:百里山水画廊
小芝镇距离临海市区几十公里,我多次经过此地,一直没有机会停车欣赏百里山水画廊。前几天,联系台州学院老师去小芝镇建立写生基地,有幸撩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观赏到了小芝独特的风光。
车入生态之乡,雨雾笼罩着远山。停车步行进村,村口流水哗哗西去,溪水边杂树茂绿,水漫古石桥,水堤如弯月,引人入胜。
步入胜坑村,石头铺地,石屋沿溪水两岸而建。跨溪的拱桥、满壁石头的老房子、溪中如伞状的柳树、油光的石径,沿途所见之景,确实是写生的好去处。
小芝的逆溪水发源于大罗山。大罗山状似罗伞,峰峦突兀,因为出产灵芝,又称瑞芝山。
从小芝镇罗上宅村出发,约步行半小时,进入大罗山穿岩坑。弯弯曲曲的穿岩坑,清澈的坑水缓缓流淌。风来松涛滚滚,风静松鼠陪伴。我们向坑中走去,在一块大岩边,有一泓碧水。同伴用双手捧起清醇的山水,品尝了几口,禁不住叫出:“啊!好甜的水。”
“大罗山水清,大罗山岩怪。”沿着朝阳洞上方的岩皮小路,我们小心翼翼地走到雨伞岩旁,岩形似一把撑开的雨伞,仿佛在风雨中企盼着亲人的归来。
大罗山南麓有朝阳古洞,洞中至今保留着一块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制的“朝阳古洞”石碑。在山门边上有两副对联,赞美了大罗山的美景。传说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桃渚抗击倭寇时,曾屯兵此洞中。晚清时,这里曾改设书院。
踏进天然岩洞里,仰望洞顶高高低低的,岩壁凹凹凸凸的,水痕、石缝,片片岩衣,与岩中显露出栩栩如生的龙凤、牛马等动物交织成一幅古朴的图画,这便是大自然的杰作。
北面的山腰间有灰白色的滴水岩,高数百丈,镶嵌在竹海中,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岩的上方是弯弯曲曲的峡谷,水如白蛟龙。涌到滴水岩时,形成两条飞瀑,倾泻而下,到岩石上粉碎成雨雾,雨雾喷珠溅玉,美不胜收。站在飞瀑下,浑身清凉。有人用“春观飞瀑夏乘凉,秋赏水珠冬望冰”来形容这里四季之景,倒也恰如其分。
从大罗山下来,我们回到了牛头山水库源头水的第一村罗上宅村。作为临海文物保护单位的何氏宗祠就在西村口。祠堂东临大罗山,前有碧水西流,水上有一座拱桥。“古桥虹拱”是小芝一景。
第二天,我们驱车进入杏中村。村道两旁,绿树成行,席草郁葱。杏中村以村中的一棵426年大杏树而得名。镇里同志说,旁边的一个村还有一棵远近闻名的罗汉松,于是,我们马上驱车去看罗汉松了。
车入中岙村,果真看到了近九百年历史的“中国第一罗汉松”。这棵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罗汉松长在元代蔡氏古墓的墓后小山坡上,远看像一座小山,近看像一把张开的大伞。古树冠直径约30米,树身空心,里面生出了一棵小罗汉松,树干直径有2米。
在小芝镇下村桥的村中央还有一棵720年的苦槠树。古树的边上有一座桥,桥下溪水清清,水面上长满了菱角。这让同伴小李想起了他的童年,他说 “小时候的秋天,我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经常坐在木桶里到池塘摘菱角,只是那时没有学会哼几句采菱曲。”
是的,秋天采菱是江南一景。我吟咏《采菱曲》中“溪涨年年碧影涵”的诗句,坐上了车子,准备回小芝村。沿途看到许多苗木,尤其是桂花树,成片成林,小芝人朝绿色产业方向发展的路子比我们脚下的路子宽阔得多。
湛蓝的天,翠绿的山,澄清的水,我留恋这里的美境,心想,这么美的山水之地怎么可能没有文化积淀呢。一打听,原来小芝有小芝鼓亭、罗上宅村的马灯、横峙村道情、乌岩村的莲花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小芝村的小芝鼓亭,精巧玲珑,独树一帜,是台州民间艺术奇葩。
在镇道上,这里曾有始建于唐朝武德二年(619)的一个大寺院“真如寺”。宋天禧五年(1021)开始,寺内相继建成两座高2米左右的阿育王塔,后寺院屡有兴废。真如寺僧人多时达500人,可与国清寺相提并论。2002年,在镇中心校新教学楼扩建工地上,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阿育王塔的地宫惊现于世。几位专家在现场发现了8尊佛像,以及水晶佛珠、镀金酒盅、铜钱、铜条等北宋时期的文物。
其实,古寺遗物在镇上随处可见,学校门口有两块寺院的石雕,村老年活动中心门口有两只古拙的石狮。活动中心内,老人们收集了许多件石雕,其中有一口大石缸,我开玩笑说,把这口大缸命名为“500罗汉缸”吧,小李说:“这口大缸确实少见,我看可以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了。”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耐磨测试报告.xls VIP
- 2024年合肥经开区莲花等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次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餐后低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WS 233-201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pdf
- 文件南京工业大学 高数B(B)试卷含答案h.docx VIP
-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Windows10+Office2016)高职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练习题.docx VIP
- 个人租房合同(简单版).pdf VIP
- 风电吊装安全培训.pptx VIP
- 2025年电子工程基础题库及答案大全.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