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政法干警考试资料
2015年四川省政法干警考料2015年四川省政法干警考/zOOE6
2014年政法干警行测考试刚刚结束,今年的题型依然考察五部分,题量也较稳定。尽管题型题量变化不大,但是背景描述变化多样,考点设置较为灵活,技巧应用的考查明显,这也愁煞考生。现在来细数行测最个性的题目。其中,定义判断依然篇幅较长,读起来绕口,理解起来较费劲儿,但是选项都非常的生活化。如:
【真题】反事实思维通常是在头脑中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进行否定,然后表征为原本可能发生但现实并未发生的心理活动。根据发生的方向可将反事实思维分为上行反事实思维和下行挨整实思维,上行反事实思维,是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想象如果满足某种条件,就有可能出现比真实结果好的结果;下行反事实思维,是指是对于过去已经发生了的事件,想象如果满足某种投机倒把,就有可能出现比真实结果坏的结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下行反事实思维的是:
A.要是当时好好复习,这次考试就可以通过了
B.如果我发挥得稍微差一点,就与奖牌失之交臂了
C.如果祖父还活着,他一定不愿意看到今天这个局面
D.如果没有带这么多东西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跑得快点了
【答案】B
【解析】这道题一共说了三个定义,但题目只考察我们下行反事实思维。下行反事实思维的定义要点:①已经发生的事件;②如果满足某种条件,就有可能出现比真实结果坏的结果。A项中是考试能够通过,是好的结果,不符合定义要点②,C项中不愿意看到这个局面,是希望局面更好一些,也不符合定义要点②。D项我们现在就可以跑得快点了,是好的结果,不符合定义要点②。所以正确答案是B
【盘点】定义判断大家在拿到手的时候就会开始吐槽,这是神马呀?完全不会有木有。平时从来都没有听过,各种法律,经济,科技的知识都拿出来挑战我们的神经。但是此题题目篇幅虽长,但是选项描述都透露着生活气息。而比较四个选项发现,ACD都是希望得到更好的结果,只有B选项不是,即可选出正确答案。能否把握好政法干警申论文章写作,直接关系着我们考生能否取得好成绩。申论文章立论为先,论点是申论文章的灵魂,要写好申论文章,首先要拟定符合题意紧扣材料的论点。那么拟定论点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原则呢?在文章中又如何凸显论点,使得我们的论点鲜明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拟定论点要注意的原则
1、高远:要有政治高度,结合理论热点
2、概括:选择一个具有概括性的论点,不要拘泥于细节,大题小作,否则容易跑题、偏题。
3、正确:坚持正确的政治价值选择,立足人民的政治立场。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起码要求。
4、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5、新颖:论点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但是这一点很难,不能强求,从阅卷的要求来说,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二)在文章中如何凸显论点
在申论文章写作中,第一段必须提出论点,在这里我给同学们的建议是,不建议第一段的字数写的太多,字数写的太多难免造成阅卷老师在文章中找论点。大概第一段写150左右,这样就简明的在文章中更容易凸显出论点,也就是要亮出你的观点给阅卷老师。
具体如何凸显论点应该注意的是:
首先是标题要体现论点。标题是文章的重要信息点,在文章的结构中起到了“窗口”的作用。通过这一窗口,读者可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这样的写法善于从总体的角度,用简明、精确的词语,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引导读者去发现、并准确地把握文章要领,是拟定标题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在你的第一段要突出论点,也就是上文中说的亮出观点;每一段的第一句话也就是分论点也要紧扣总论点;结尾要深化论点。这样的文章才能达到阅卷老师给一类和二类的文章的判分标准,更能彰显一篇文章的结构性和完整性。民法调整的是民事法律关系,要掌握民事法律关系,有一个知识点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就是我们首先要确认案件中存在民事法律事实。只有存在民事法律事实才可能引发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案件中是否存在民事法律事实,就成了政法干警考试的常考考点。特将常考的四种“非民事法律事实”总结如下,以帮助广大考生避开陷阱。
一、 好意施惠关系不是民事法律事实
好意施惠又称情谊关系,泛指不能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合同关系的约定或承诺。下列“无偿”约定或者承诺为好意施惠关系:1、搭乘便车;2、乘客叫醒另一乘客到站下车;3、顺路代为投递信件(或者替人购买物品);4、约定请人吃饭,相约参加宴会、舞会、旅游、看电影;5、为人指路。
例如,甲、乙在火车上相识,甲怕自己到站时未醒,请求乙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火车到达A站时,甲沉睡,乙也未醒。甲未能在A站及时下车,为此支出了额外费用。甲要求乙赔偿损失。对此,应如何处理?显然,按照前段所述理论,本案中甲的损失应当由甲自己承担。
二、 法外空间不是民事法律事实
主要包括:1、日出、日落、刮风、下雨等自然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城市中考古诗词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doc
- 四川学高二考试卷政治.doc
- 四川成都洛带宝胜村(原大院村)熊家湾杨氏宗谱(杨光裕整理)网上版本.doc
- 四川旅游问(最新).doc
- 四川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半).doc
-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 四川省剑阁县学九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真题.doc
- 四川省德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