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开发前D区块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开发前D区块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报告书 表1—2 生产运行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筛选矩阵 污染环节 环境要素 工程车辆 生产井 油气集输 站场 环境空气 — — — — 地表水 —* * —* 地下水 —* —* 环境噪声 — — — 土壤 — * 植被 — — —* — 固体废物 — 注:表中“-”代表对环境的负影响程度;“*”代表事故状态下的环境影响 表1—2表明了油田生产运行期对环境的各种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生产运行期仍会有部分维修车辆来往于各井场之间,车辆行驶产生的尾气和噪声对区内空气环境和声环境产生影响。 (2)生产运行期投产生产井明显增多,油井挥发的烃类气体、采油废水和运行噪声仍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修井次数将越来越多,修井产生的落地原油如不及时收集,对土壤和地表水体会产生一定影响;井场、道路永久占用土地,破坏地表植被,影响区域农业生产。 (3)油气集输系统的计量间、接转站、输油管线在生产运行期的油气泄漏和挥发与开发施工期相比有所下降,但仍有少量油气挥发,对环境空气产生影响。 (4)接转达站加热炉产生的烟气会对周围空气环境产生影响;各种站场、道路永久占用土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5)在风险事故的情况下,落地油在洪水或暴雨条件下可能进入地表水,造成水污染;输油管道因自然灾害、施工质量、操作不当及腐蚀泄漏时,对周围土壤造成污染。 1.4.1.3闭井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筛选 在闭井时期原油产量明显下降,油水井相继关闭,油田闭井期对环境的各种影响因素与生产运行期基本相同,只是在影响范围和程度上均有所降低。工程闭井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筛选见表1—3。 表1—3 闭井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筛选矩阵 污染环节 环境要素 工程车辆 生产井 油气集输 站场 环境空气 — — — — 地表水 地下水 环境噪声 — — — 土壤 — 植被 — — — 固体废物 — 1.4.2评价因子筛选 (1)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及影响预测因子 根据油田开发建设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及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确定为NO2、SO2、TSP、非甲烷总烃,影响预测因子确定为TSP和非甲烷总烃。 (2)地表水现状评价及影响预测因子 根据油田开发对地表水的污染特点和环境质量现状,地表水现状评价因子确定为pH、CODMn、SS、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DO等共计7项,影响预测因子确定为石油类。 (3)地下水现状评价及影响预测因子 根据油田开发对地下水的污染特点及评价区域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现状,地下水现状评价因子确定为pH、NH3—N、CODMn、总硬度、总大肠菌群、CI-、F-、石油类、挥发酚等9项,影响预测因子确定为COD和石油类。 (4)土壤现状评价及影响预测因子 根据油田开发对土壤污染特点,井场附近土壤现状评价因子取PH、石油类、硫化物和挥发酚为主,农田土壤以Cu、Pb、As、Cd等元素为主,同时亦对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等油田开发的特征污染物进行评价。土壤预测因子确定为石油类。 (5)生态现状评价与影响预测因子 工程所在地为典型农业区,对农业生态环境中人口、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投入、农业生产水平等要素进行评价,并对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农业生态影响预测因子选择了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复垦土地等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落地油对土壤、农作物的影响、废弃泥浆对农业植物的影响等因素。 1.5区域环境功能、评价标准、等级及范围 1.5.1区域环境功能 (1)环境空气功能区划 工程地处前郭县白依拉哈乡境内,属开典型农村地区,故空气环境属于二类功能区。 (2)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本地区的地表水域主要为松花江,按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标准要求,评价区域内松花江属于Ⅲ类和Ⅳ类功能区。 (3)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 依据评价区域地下水应用功能,工程评价区域地下不环境为Ⅲ类。 (4)噪声环境功能区划 工程所在区域属农村环境,确定噪声为1类功能区。 (5)土壤功能区划 依据评价区域土壤环境,确定土壤环境为二级功能区。 1.5.2评价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评价区域属于典型农村环境,确定为二类功能区,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参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对于非甲烷总烃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详见表1—4。 表1—4 环境空气评价标准 污染物 执行标准(mg/m3) 标准来源 日均浓度 小时平均浓度 NO2 0.08 0.12 GB3095—1996二级标准 非甲烷烃 4.0 GB1629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