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教材里的《诗经》爱情诗.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初中教材里的《诗经》爱情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谈初中教材里的《诗经》爱情诗 洪淑宽 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 362305   摘 要: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永恒的话题,这一话题的内容无不反映在文学作品之中,《诗经》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选入初中教材的两首爱情诗《关雎》、《蒹葭》,教师通过课堂正面引导,使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熏陶。让学生受到正确的爱情启蒙教育,树立健康积极的爱情观,给今后人生中这份最美好的感情以启迪。   关键词:《诗经》 爱情诗 思想意义艺术风格 情操 美学   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男女之间恋爱的感情诚挚、热烈、纯朴,充斥着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婚姻生活的忧喜得失,离合变化,跳跃在文人骚客的字里行间。细细品味《关雎》、《蒹葭》这两首诗,笔者就从它的思想意义及艺术风格、情操教育功能和美学价值这三方面论析之。   一、思想意义及艺术风格   且看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第一首诗歌《关雎》:“关关雎鸠……钟鼓乐之。”   《关雎》章是《诗经》开卷首篇,《诗经》的纂定者孔子对这首诗专有评语:“《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在这首诗中,男子所表达的是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的情感,强烈的爱情使他“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虽然“求之不得”,也愿“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可见男子对心目中姑娘的忠贞爱情,是多么缠绵,而且男子的思慕,并没有越轨形迹,是“发乎情止乎礼”的,男女双方都合乎礼法,礼乐也适度,是赞颂人伦之始的爱情赞歌,无怪乎《诗经》的纂定者孔子把《诗经》列为首篇,并大加赞叹,可见合乎天理人性的东西深入人心。   二、情操教育功能   爱情是人类最温馨、美好、伟大的感情,是一种复杂、纯洁、高尚的心灵交融,爱情是一种矛盾的、微妙的心理现象。爱情也是青春期初中生最敏感的话题。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心理、生理都日趋成熟的初中阶段,历来是段“风险期”,尤其是初三。有个比喻很恰当,中学阶段是一片潜藏暗礁的海域,需小心行驶,如果任凭孩子的“小船”在暗礁区左冲右窜,就有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触礁。而在现今初三学生的交往中,似是而非的“恋爱”已是公开的秘密,与其让他们在偷偷藏于书包的言情小说里“自学”爱情;与其让他们在影视大染缸中迷惑爱情;与其闪烁其词,不如把“爱情”一词大方书写于黑板与学生探讨。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明确意识自己在学生身心发育关键期所能起的作用。   孔子对《诗经》是给予充分肯定的,他认为这些诗思想纯真,感情真挚,知识丰富。对于具体的诗篇,“他只说lsquo;《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rsquo;,没有说其他描写爱情、婚姻的诗不好,不过只是特别肯定《关雎》而已。”①《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三、美学价值   《诗经》中的爱情诗,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我们由此似乎可以看到古代的爱是“贯注着慈祥的一种泛爱,充满着生机,充满着自由、放纵”,②这里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这种浪漫与明媚的爱情,如山野中不败的鲜花,虽然充满野性,但却像营养着生命的空气一样,培育着生活和情愫,塑造着生命的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表现得非常直率,非常热烈,他们毫不顾忌地诉说着自己对意中人的思慕和热爱,不加掩饰地表露出对婚姻的向往和追求,用真诚的心声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蒹葭》全诗洋溢着优美的情调和感人的惆怅,秋日的清晨,茂盛的芦苇,叶片上斑驳的白霜,这一组景物呈现出一种迷离苍茫的气氛,使得诗人触发了心中的激情,引起了他对“秋水伊人”的深深思恋。这首诗,情中有景,刻画了诗人不辞千辛万苦,执著坚韧地追求心中偶像的动人画面。情与景的高度契合,使得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也达到了极致,宣泄淋漓。由于此诗意境塑造的成功,使“秋水伊人”成了一句成语。   总之,《诗经》情诗丰富多彩,她不仅为我们生动真实地描写了先民们绚丽的爱情生活 ,而且还多方面地反映了先民的生活场景及其精神追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跨越历史的时空,认真审视品味《诗经》中的爱情诗,我们会不禁为先民们热烈的情感,刻骨相思的恋歌而肃然起敬。   注释   ①陆永品《略谈对〈诗经〉中爱情、婚姻诗评价的演变》.1981年,第2期,第67页。   ②刘绍卫《〈诗经〉幽会诗蠡测??.柳州师专学报,1997,4,第48页。   参考文献   [1]游国恩 等 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2]《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报刊资料,1989,12-19,1998,3,71-72。   [3]程俊英 蒋见元《诗经选译》.巴蜀书社出版,1990年6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