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x路隧道勘察报告
2014-2015年重大建设项目勘察设计一标段
(XXX隧道)
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
勘察阶段:
目 录
1.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勘察目的、任务及工作依据 1
1.2.1勘察目的 1
1.2.2勘察任务 1
1.2.3勘察工作依据 1
1.3勘察工作布置及方法 1
1.3.1勘察工作布置 1
1.3.2勘察技术方法 2
1.4勘察工作量 2
2.工程地质条件 2
2.1自然地理特征 2
2.1.1地形、地貌及交通条件 2
2.1.2气象特征 2
2.2区域地质概况 3
2.3地层结构 3
2.4水文地质条件 4
3.岩土的测试成果与分析评价 4
3.1原位测试 4
3.2室内试验 5
3.3水和土的腐蚀性分析评价 5
3.3.1水的腐蚀性分析评价 5
3.3.2 土的腐蚀性评价 6
3.4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 6
4.岩土工程评价 7
4.1建筑场地的稳定性 7
4.2场地地震效应 7
4.2.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7
4.2.2 液化评价 7
4.2.3场地和场地土的分类 7
4.3围岩分级划分与评价及围岩稳定性评价 8
4.4地基基础分析与评价 8
4.5与基础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8
4.5.1基坑支护 8
4.5.2隧道抗浮评价 9
4.5.3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与评价 9
4.5.4工程监测 9
5.结论与建议 9
附件:
1、检测报告 1份
2、勘察点平面布置图 1张
3、断面图图例 1张
4、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4张
5、钻孔柱状图 2张
2014-2015年重大建设项目勘察设计一标段
益州大道南一段项目(XXX隧道)
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
1.概述
1.1工程概况
根据天府新区成都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天成管经审批[2015]176号)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关于益州大道南一段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拟建2014-2015年重大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标段位于天府新区,成都城南片区, 长度(m) 最大挖深(m) 宽度(m) 隧道东侧进口高程/挖深(m) 隧道西侧进口高程/挖深(m) 隧道最低点高程/挖深(m) 里程(m) XXX下穿益州大道西段隧道 320 8.65 18 462.91/1.57 462.45/2.27 456.94/8.65 SK1+536.916~SK1+856.916
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第3.0.1条,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及岩土条件复杂程度均为二级,工程地质勘察等级为甲级。
该工程由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受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拟建的隧道作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工作。
1.2勘察目的、任务及工作依据
1.2.1勘察目的
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和测试工作,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岩土参数及相关建议。
1.2.2勘察任务
①查明隧道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
②查明隧道地段的地质构造、岩土的类型、性质及其分布;
③查明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④划分围岩类型,评价围岩的稳定性;
⑤查明地下水类型、分布、水质及涌水量;
⑥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评价。
⑦对场地地基土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地基处理提出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1.2.3勘察工作依据
(GB50021-2009)(2009版);
⑵《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2013);
⑶《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⑷《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⑸《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2011);
⑹《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⑻《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⑼《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
⑽《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J/T50145-2007);
⑾《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2007).3勘察工作布置及方法
1.3.1勘察工作布置
本次勘察勘探孔是由设计单位确认布置。钻孔沿拟建隧道两侧外墙交叉布置,(受场地现有管道条件限制,孔位在道路红线范围内略有偏移),共布置26个钻孔,其中N120动力触探对比孔13个,孔间距40.0m左右,孔深20.0~25.0m。取土试样孔8个,标准贯入试验孔12个。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3.2勘察技术方法
(1)钻孔测放
①执行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