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3《学与问》课件.pptx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3《学与问》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3《学与问》课件

23、学与问;“学问”;23、学与问;;xiè shěn kuò fǔ xiáng;知识殿堂 金钥匙 铺路石 缠着 无影无踪 科学奥秘 不懈探求 稀奇古怪 五彩缤纷 日新月异 瞬息万变 随时随地 能者为师 勤学好问 观察思考 相辅相成 强健有力 翱翔 芳菲 ;五彩缤纷: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近义词:五颜六色)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相辅相成 : 互相补充,互相配合。;学与问;议论文的主要特点:;;1、直接陈述自己的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4、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阅读课文,分析问题: 1、课文围绕“ ”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事例,告诉我们“ ”的重要性,教育我们要从小养成 的习惯。;学与问的关系;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看看这道填空题,把它完成。 知识就是指有(???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 )。“问”常常是(??? ),是(??? )。 ; 人们常把 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对于整篇文章来说,第一自然段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文章的总起段,下面的文字都是为了说明第一自然段,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子来证明第一自然段所说的道理,那么我们就先看看其中的一个事例。课文先说了谁呀? 那我们就一起走近哥白尼。你们了解哥白尼吗?你对哥白尼有什么印象呀? ;哥白尼小时候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从小爱问问题;他什么都爱问;他问的问题都跟自己的生活有关……) 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好问 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读句子,注意读出哥白尼的好奇、好问。 ;理解:不懈探求、稀奇古怪;;从哥白尼的故事,领悟到什么?;;;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就是第一段,那么列举哥白尼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第一段。下面,作者又列举了一位名人的例子,我们再继续学习第四段。;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杭州钱塘人。沈括的科学贡献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质﹑气象﹑生物﹑医学等领域。著有《梦溪笔谈》,本书全面总结了宋朝以前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在世界上享有极高声誉。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评价沈括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1979年7月1日为了纪念他,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70命名为沈括。;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沈括是多么优秀呀,咱们一起回到沈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吧,看看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你觉得沈括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仍然”这个词说明什么? 答:说明沈括时时挂念着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和探求,所以来到深山的寺庙里才能有所发现,明白诗中的道理。 ;;读第四段,完成练习 ; 思考:沈括小时侯对什么产生 了疑问?他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产生疑问;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又该怎么做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哪几个词最能概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