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市失外部性意效果外部性指的行地影到其他的效果例如抽行就造的外部性指由於界定不清致行法透格能反其真成本或者利益者例如台河川的污染外部性意效果外部性的分金融性外部性由於相格生致社福利合生改但此改不致社整上有任何效率失粹是所得重分配的果真性外部性人活社整而言造成成本或效益改但私人有付代或者收取利益者外部不活造成社成本增加而私人有支付此成本外部活造成社利益提高而私人有因此而益社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社利益私人利益外部利益外部性意效果外部不的效果解外部不的方法徵皮古最直接足外部成本部化的方法以例政府只需徵最
Chapter 12 市場失靈 12.1 外部性意義與經濟效果 外部性(externality) 指經濟個體的行為無償地影響到其他經濟個體的效果。例如抽煙行為就造的外部性。 指由於財產權界定不清,導致經濟行為無法透過價格機能反應其真實成本(或者利益)者。例如台灣河川的污染。 12.1 外部性意義與經濟效果 外部性的分類 金融性外部性 由於相對價格發生變動導致社會福利組合發生改變,但此種改變並不會導致社會整體上有任何效率損失,純粹是所得重分配的結果。 真實性外部性 人類經濟活動對社會整體而言會造成實質成本或效益改變,但私人卻沒有給付代價或者收取利益者。 外部不經濟 當經濟活動造成社會成本增加而私人卻沒有支付此項成本。 外部經濟 經濟活動造成社會利益提高而私人並沒有因此而獲益。 邊際社會成本(MSC) MSC=邊際私人成本(MPC)+邊際外部成本(MEC) 邊際社會利益(MSE) MSE=邊際私人利益(MPE)+邊際外部利益(MEP) 12.1 外部性意義與經濟效果 外部不經濟的經濟效果 12.2 解決外部不經濟的方法 課徵皮古稅(pigourian tax) 最直接滿足外部成本內部化的方法。 以圖1.1為例,政府只需課徵最適產量下的外部成本2,000元(即t=均衡時MEC),就可以使廠商減產至500頭,滿足資源最適配置。 12.2 解決外部不經濟的方法 減產補貼 以圖12.1為例,當廠商生產800頭豬時,變相是賺了2,000元應支付的外部成本,因此如果政府從量補貼均衡時的外部成本,則廠商必然樂意減產至500頭豬,達到Pareto最適境界。 長期下補貼的結果產業污染量反而會增加。例如政府對高雄工業區一些石化工廠給於投資抵減的租稅優惠反而導致大高雄地區空氣污染沒有改善。 12.2 解決外部不經濟的方法 高斯定理(coase thorem) 高斯嘗試尋找滿足一些條件之下,是否無須政府干預外部性,透過私人談判過程來解決外部性的可行性,他假設: 1.能夠區別誰是污染者與被污染者 2.交易雙方人數很少 3.交易成本極低 4.財產權界定清楚 12.2 解決外部不經濟的方法 污染量管制 政府統一規定排放污染的標準,限制全國廠商的產品一體適用。 好處在於降低污染可以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最大問題在於無法滿足經濟的效率。 拍賣污染權 拍賣污染權本質是為外部性創造市場,以使污染達到其市場價值,而反映其真實價格的一種市場價格機制。 12.3 公共財 純公共財特性 無排他性:公共財一旦建立之後,任何人都有權使用,任何人都無權排除他人使用。 無敵對性:多增加一人消費不會影響其他人原來消費的數量。 不可分割性:公共財的消費數量不可分 。 12.3 公共財 公共財均衡條件 在完全競爭假設之下,其柏拉圖最適條件一定要滿足市場供給等於市場需求。 但是因為私有財特性與公共財特性有顯著不同,導致其市場需求的求法有相當的差異。 私有財 水平加總 公共財 垂直加總 12.3 公共財 公共財均衡問題 求得公共財均衡條件時,背後隱含一個重要假設,即人民人民會誠實宣告自己願負擔興建公共財的最高金額,但是這個假設與公共財具有的無排他性所隱含「搭便車」有很大的衝突。 12.4 自然獨占 若獨佔廠商依照利潤極大定價法則,將生產Qm產量與定價Pm。由於不滿足P=MC定價法則,發生無謂損失。 若政府強制廠商依照P=MC定價,則廠商將會發生虧損PaECPc ,因此除非政府補貼,廠商長期將退出市場。 但若政府以租稅進行補貼廠商生產時,將造成受益的不公平,也就是說繳稅者不一定是購買此財貨的消費者,所以政府以租稅補貼一些公共事業的虧損時,必須確定是絕大多數人民所必須。 12.5 市場失靈的其他原因 資訊不對稱 道德風險以及反向選擇。 租稅扭曲 由於政府課徵租稅通常會產生替代效果,因而發生超額負擔,導致人民福利受到嚴重損失,因此當租稅引起超額負擔過多時,政府須改善租稅制度,達到租稅中立的要求。 所得分配不均 景氣波動幅度過大時 * * 範例一、 社會最適的污染量 p.260 豬肉市場為完全競爭 MPC=3,000 MEC=2,000 MSC =MPC+MEC=5,000 私人產量高於社會的最適產量→社會資源配置有無謂損失。 P=MPC 廠商生產點 P=MSC 社會最適產量 範例二、綠色租稅(Green Tax) 範例三、如何保護野生犀牛 範例四、高鐵對南科的影響 p.269 p.269 在求公共財的總需求時,必須加總每一個人對公共財的需求價格,亦即在某一數量公共財下整個社會願意支付公共財的價格為每個人需求價格的加總。 p.270 p.271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