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髓空洞症-教学课件PPT
脊髓空洞症
神内一教学查房
2001、7、18
概述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 SM)是主要累及脊髓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病,脊髓中央管室管膜内外有液体积聚,且呈筒样串联,临床上称为脊髓空洞症。
在1827年Olliveir Angers首先提出该病,1891年Arnold Chiari通过尸检发现先天性枕大孔区畸形和后脑畸形者中,多有脊髓空洞发现,因此,常称为Arnold 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ACM-SM)。
概述
好发部位:可以在颈髓或在上胸段几个节段内发生,也可向上、下延展。少数累及脊髓全长。病理:脊髓内空洞形成、脊髓积水,在空洞周围有神经胶质增生。
好发年龄20~30岁间青、中年期。
病因:凡能引起颅脊蛛网膜下腔阻塞,如枕大孔区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髓内肿瘤小脑和(或)颈髓血管网状细胞瘤,四脑室和小脑肿瘤时,也可见有脊空症,甚至腰椎陈旧性压缩骨折时,也能见到延伸至上颈段的脊髓空洞症。
发病机理
.流体动力学说:系1965年Gardner所倡导,Dyste等发展的脑脊液压力波传递理论
认为因枕大孔区畸形和小脑扁桃体下疝压迫,使脑脊液循环受阻,不能顺利地在蛛网膜下腔通过,四脑室内下注的脑脊液发生“水锤样效应”,在每次搏动时冲击四脑室下端在胚胎时已闭塞的“闩(obex)”部,使脑室液下注入脊髓中央管内,日久即使脑室液在中央管积聚,形成空洞。空洞液的成分分析也证实其与脑室液相近。
发病机理
颅-脊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压力分离学说
William认为当枕大孔区畸形造成枕大池与颈椎管内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分离,CSF顺向、逆向、纵轴向流动受阻,特别是在坐起、屏气等使上腔静脉压增高时,颅内蛛网膜下腔CSF积聚时可发生“抽吸作用”而进入中央管积聚,成为脊髓积水。胸腹腔压力变化导致颅内与椎管内压力失衡是引起CSF异常分流的动力。
临床表现
颅神经及颈神经受累表现 :
.枕颈项疼痛 ..面部颈肩部麻木 .声嘶 ,咽反射迟钝或消失 .舌肌震颤或萎缩 .耸肩力弱
植物神经损害表现: .一侧面部无汗 .半身无汗 .皮肤划痕征阳性
其它表现 : -后发际低 .脊柱侧弯
临床分型
Pillary等主张以MRI所示的客观解剖异常对成人ACM进行分型:
ACM-A型:合并有脊髓空洞症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脊髓症状,手术治疗效果差。
ACM-B型:小脑扁桃体下疝无脊髓空洞症者.主要是出现脑干和小脑症状,手术疗效较明显
辅助检查
电生理检查
EMG:神经元性损害
SEP:潜伏期延长
X线片:有助于发现骨骼畸形
腰穿:50%CSF蛋白增高
影像学检查
MRI是目前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矢状位证实Chiari型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伴发脊髓空洞症
轴面像显示空洞的大小及残存脊髓的范围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
20~30岁青、中年
有枕大孔区畸形如颅后窝扁平颅底或颅底凹陷
有触觉与痛、温觉感觉分离
运动障碍和长束体征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MRI脊髓扫描,脑脊液动力学有改变,如小脑扁桃体下疝5mm以上即可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内空洞形成。
鉴别诊断
颈椎病
脊髓髓内肿瘤
肌萎缩侧索硬化
颈肋
手术治疗
目前较一致的意见认为:
如有枕大孔畸形和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颈椎分节不全畸形、脊髓脊膜膨出、神经管闭合不全、髓内肿瘤等使脊髓蛛网膜下腔阻塞并发脊髓空洞而有临床症状者,应行外科手术治疗。行广泛的颅后窝和上颈椎椎管减压术,以达到恢复正常的脑脊液循环,重建蛛网膜下腔和枕大池。
手术治疗
颅后窝和颈椎减压术:Sahuquillo等提出的颅后窝重建理论。(1)扩大枕下开颅,尽可能打开枕大孔和切除颈椎1~3椎板,向下达扁桃体下端;(2)切开硬脑膜,但保持蛛网膜完整;(3)用人工硬脑膜缝合修补,重建枕大池;(4)硬膜上缝置3~4根丝线穿过肌肉固定于筋膜,以防硬膜粘连。
10例术后1年随访,8例症状明显改善。
手术治疗
空洞体腔引流术:Nicholas等在空洞最宽平面处切除半个椎板或全椎板切除,用手术显微镜,在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的最薄处,切一小口,将T形硅胶管或带有孔硅胶管向下置于空洞处,引流入蛛网膜下腔,并用细丝线固定于蛛网膜上。24例中70%~80%患者病情稳定或有改善。
其他:切断空洞附近一侧脊神经感觉根,将远端游离置于空洞腔内引流于蛛网膜下腔内。
手术治疗
美国一项对神经外科医生进行的对ACM外科手术治疗意见的调查:
绝大部分医师认为威胁生命的呼吸障碍并发症是手术的绝对指征。
90%以上医师认为无症状者不必做减压手术。
80%以上医师认为颅后窝减压对脊髓空洞和颅神经、脑干功能恢复有益。
我国学者:
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谢 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道路软土地基强力搅拌就地固化技术规程.pdf VIP
- 数字智慧某著名企业FCM财务成熟度评估模型(149页PPT).pptx VIP
- 一种内置控制器的大行程电动夹爪.pdf VIP
- 中国IBD蓝皮书 -中国炎症性肠病医患认知 暨生存质量报告 溃疡性结肠炎部分.docx
-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考试卷.doc VIP
- (四级)无人机驾驶员(航拍)理论考试题库完整.docx VIP
-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 VIP
- 量子信息学导论 课件 第7章 量子模拟(1).pptx VIP
- PCB化学镀镍无钯活化瞬时工艺研究:铜镍逆置换的应用探讨.docx VIP
- 医院课题经费预算调整申请表模板使用说明.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