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美容学PPT
药物美容学;第一章 绪论; 手术美容;经络美容;物理美容; 冰蚕;药物达到美容:即用美容药物去实现药物美容。
美容药物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用,一是外用。美容中药包括纯天然化妆品,药膳等; 美容西药分类较细,涉及目前大部分化学制剂,生物制剂。
药物美容的实现,即通过美容药物临床应用达到美容的目的。处理的范围除正常皮肤的护理和肥胖等影响美容的全身性病症外,主要在于处理皮表的一些影响美容的病症,因大多数皮肤病在皮肤表面有形态学改变,除了本身存在着病变外,还直接影响人的容颜,影响美容,如皮疹,癣,痤疮等。另外有一类虽不是病态,但影响容颜或不符合本人的意愿,如黝黑皮肤,潮红皮肤等虽本质上不是病态,但可归于纯美容的皮肤病。因此,药物美容学研究的范围,不仅含纯以美容为目的的用药,也含对某些影响美容病症的治疗用药,在治疗原病的基础上,恢复或达到美容的最终目的。;第二节 药物美容学的学术地位和内容;第二章 外用美容药物的透皮吸收;第一节 皮肤结构与外用美容药物透皮吸收;;二 透皮吸收途径
药物透皮吸收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为直接经表皮透入到真皮或皮下组织,二是经皮肤附件(毛囊,汗腺和皮脂腺)透入到真皮或皮下组织。
药物经表皮直接透入:一是药物渗入角质细胞的半透明膜扩散,二是通过角质层细胞间的空隙扩散而透入皮肤。
药物经皮肤附属器透入吸收:1)毛-皮脂腺系统,2)汗腺(主要是水溶性药物)
三 透皮吸收过程
从药动学角度看,药物透皮吸收可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药物由基质向角质层的分配
2)药物通过角质层的转运
;
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
;3)从亲脂的角质层分配至更为水性的活性表皮。
4)通过活性表皮/真皮的转运并拌有皮肤微管结构的摄取。
5)体循环分布和消除。
;;第二节 影响外用美容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二 美容药物的给药系统
1)剂型的影响:不同的给药系统的剂型能很大程度影响药物的释放性和靶向性。如1%的四环素在微乳剂,凝霜和霜剂中通过皮肤的渗透性各不相同,其中在微乳剂中透皮速率最快,现在还开发了微囊剂型。
2)基质的影响:药物在基质中的溶解状态对药物的透皮吸收有很大的影响。通常,药物在基质中以完全溶解状态释放比部分存在未溶解颗粒释放快,多数人认为,在乳剂型基质中,药物释放,穿透,吸收最快。
3)透皮促进剂的影响:广泛使用透皮促进剂其目的是增加药物通过皮肤的渗透性,常用的透皮促进剂有二甲亚砜,氮酮,尿素,聚山梨酯,脂肪酸及其酯,醇类等。;三 皮肤的条件
1)皮肤的水合作用:皮肤尤其是角质层的水合程度是影响药物穿透的主要因素。
2)皮肤状态:疾病或损伤可致角质层丧失屏障的作用,从而使药物透皮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大大增加。如大面积烧伤涂用10%盐酸磺胺米隆冷霜后有发生酸中毒的危险。
3)皮肤的用药部位:通常,人的头皮,腋下,额和下颌角对药物的吸收比手比手臂,手掌,背部等要好。;第三节 外用美容药物在皮肤的代谢;第三章 中医学基础知识;元气论;四 五行学说:即指木,火,土,金,水物种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在中医学的应用中,主要是用来解释脏腑生理功能和其相互联系,运用五行学说将脏腑生理功能特性分别归属于五行,并将内脏与周围组织和孔窍联系起来,再用五行之间互相资生和互相克制的规律来解释五脏的内在联系,相互影响,指导诊断及治疗疾病。
五行学说是朴素的系统论:
1 整体观念: 由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
2 认识各个组成部分,它们的联系方式和结构关系,才能把握系统的整体.
3 整体系统的存在不能脱离一定的周围环境及 动态平衡.
;五行学说的整体观:
五行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五运)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篇》: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於五, 人亦应之.
《素问 天元纪大论》: 五运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行的属性
1、木的特性:生发、条达.凡具有 (曲直) 生长、升发、条畅、舒达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於木.
2、火的特性:(炎上) 炎热、向上.凡具有温热、 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於火.
3、土的特性:(稼穑) 长养、化育.凡具有生化、养育、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於土
4、金的特性:(从革) 清肃、敛降.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於金
5、水的特性:(润下) 滋润、下行.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水;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1 归类方法:
1)取象比类:日出东方,与木相似;
南方炎热,与火相似;
中原肥沃,与土相似;
日落於西,与金相似;
北方寒冷,与水相似.
2)推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