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本质2
* [基本原理]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它们都是…的组成部分。 1)人类社会是……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都是……的要素。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中伴随…一起产生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观原理) 方法论意义:我们要在尊重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的基础上认识和改造自然;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原理表述】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是物质的,③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⑤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注意】反对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小结) 一、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移动 化学运动 生物运动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奴隶社会 小结: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1、什么是运动?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说幡动,一僧说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的运动? 2、运动的主体? ——原子、离子 ——生命有机体 ——生产方式 ——人脑 运动的主体是物质,而不是意识。 ——宏观物体 ——热、光、电及分子、原子 3、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刻舟求剑者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离开了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运动,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3、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①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 —— ②离开运动谈物质的观点 —— 小结: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唯心主义(如仁者心动) 形而上学(如刻舟求剑)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A、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B、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②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性 质——基本不变 两种 情形 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你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 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欧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要告,就去告彼时的我吧!” 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如此荒唐? 欧布里德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相对主义:割裂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否认事物本身及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稳定性和客观性的思维方式。 诡辩论:诡辩论的哲学根源是相对主义。辩就是有意地把真理说成是错误,把错误说成是真理地狡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民版劳动教育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快乐学习-单元梳理-部编版(共28张PPT).pptx VIP
- 蛋白质工程蛋白质设计课件.ppt VIP
- Haier海尔洗衣机XQB100-M21JDB使用说明书手册参数图解图示pdf电子版下载.pdf VIP
- 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送检率PDCA.pptx VIP
- 2025年建设应急避难广场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扬中锂电铜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注射用环磷腺苷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2025年可行性研究报告怎么写3.docx
- 2022年江苏省安全员C1证(机械安全员)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