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PPT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三)消除旋涡的措施之一——盖板 31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三)消除旋涡的措施之二——隔板 32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三)消除旋涡的措施之三——隔墩 33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1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2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3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4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 7-1引水渠与前池 § 7-2 进水池 § 7-3出水池与压力水箱 § 7-4出水管道 5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三)引渠的设计 1、横断面设计 Q=AC 2、纵断面设计 水位衔接、纵断面设计图的设计 8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二、前池 (一)前池的作用——平顺地扩散水流,将引渠的水流均匀地输送给进水池,为水泵提供良好的吸水条件;当水泵流量改变时,前池的容积起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减小前池和引渠的水位波动。 9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二)前池的形式 (1)按水流方向分,可分为正向进水前池和侧向进水前池两种形式。 (2)按前池中有无隔墩,可分为有隔墩和无隔墩两种形式。 10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正向进水前池 11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三)正向进水前池尺寸的确定 1.前池扩散角(20°~40°) 2.前池长度 3.前池底坡 i=0.2~0.3 4.前池构造——对于地基较好的前池,一般采用M5砂浆砌石或干砌石护底、护坡。砌石厚度通常为300—500㎜;当地基条件较差时,为防止渗透变形,必要时可在前池底部加做反滤层等防渗措施 三、小结 12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 7-2 进水池 教学目标——掌握进水池作用及尺寸拟定方法。 重点:进水池尺寸拟定; 难点:进水池水流流态分析 进水池是供水泵或进水管直接吸水的建筑物,其主要作用是为水泵提供良好的吸水条件。 13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14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15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16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一)进水池平面形状的选择 17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18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19 (二)进水池尺寸的确定 20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1.悬空高度h1 (1)悬空高度 h1过小 21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2)悬空高度h1过大 22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3)悬空高度h1适中 23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悬空高度一般建议为: h1=(0.3~0.5)D进 其中D进=(1.3~1.5)D1 对卧式水泵,建议采用 h1=(0.6~0.8)D进 0.5m 24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2.淹没深度h2 淹没深度是指进水管口在进水池水面以下的深度,它对水泵进水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确定不当,池中将形成旋涡,甚至产生进气现象,使水泵效率下降,还可能引起机组超载、汽蚀、振动和噪音等不良后果。 25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26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27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H2 =(1.3~1.8)D进(T ≥ D进)或 H2 =(1.1~1.6)D进0.5m 3.进水池池宽及池长的确定 L=KQ/Bh k=40~50s,Q0.5m3/s; k=30 ~ 40s, Q0.5m3/s B=(2 ~ 2.5)D进或B=(n-1)S+D进+2C C≥0.5 D进 28 29 第七章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三)消除旋涡的措施之一——盖板 30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