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核设施排放的气载污染物的健康危害风险预测PPT
上海石化事故释放环境后果评价及防护措施 胡二邦 1. 考虑的污染物、效应及防护措施 考虑的污染物 首批考虑下述化学污染物:苯、氰化氢(氯氢酸)、氨、丙烯腈、氯乙烯、SO2、三氯乙烯、光气 考虑的途径:吸入途径 考虑的效应:感官刺激或轻度伤害、确定性效应(急性致死)、随机性效应(致癌或非致癌等效致死率) 2 致死确定性效应及其影响区域和致死人数 若事故发生后下风向某网格(xi,yi)处的n化学污染物的浓度Cn(xi,yi)大于或等于表3-1所列各化学污染物的半致死浓度,即 若Cn(xi,yi)≥LC50,n (1―1) 则该网格以(xiln,yiln)表示。 则Cn(xiln,yiln)一定大于LC50,n,事故导致评价区发生n污染物致死确定性效应的区域面积Snl由下式给出 考虑到发生半致死浓度通常都发生在近区,故 ,ln=1,2,…,ln,ln表示评价区内n化学污染物半致死浓度的网格总数。 事故导致评价区内因发生n污染物致死确定性效应而致死的人数Ndn由下式给出 式中 表示浓度超过第n污染物半致死浓度的网格 )中的人数。 因此,事故导致评价区内因发生致死确定性效应的死亡总人数Nd则可由下式估计 表3-1 主要化学污染物半数致死浓度(mg/m3) *文献给出的是573g/m3小鼠;30分钟死亡。 苯 氰化氢 丙烯腈 氨 氯乙烯* SO2 4000(人) (10分钟)死亡 150(人) (30分)死亡 1000(人) (1-2h)死亡 3500(人) (30分)死亡 6.0×105 1310(人) 短时间死亡 关于表3-1中氯乙烯的半致死浓度,文献给出的是对小鼠的实验结果,即LC50为573g/m3,30分钟死亡。考虑到文献给出的下列结果:对于丙烯腈,小鼠吸入途径的LC50为571mg/m3×2h,人吸入 途径的LC50为1000mg/m3×1~2h;对于氢氰酸,小鼠吸入120mg/m345分钟后死亡,人吸入150mg/m330分钟后死亡。上述结果表明小鼠的LC50接近并略小于人的LC50 (吸入途径)。因此近似地把小鼠对氯乙烯LC50的值用于人吸入的LC50近似地取6.0×105mg/m3。 3.3 评价区内致癌随机性效应的致死人数 3.3.1 计算公式 年健康风险由下式给出 式中,R为平均每年的致癌危险增量,a-1;c为化学致癌物的浓度(mg/m3)-1;q为相应于吸入途径的致癌强度系数。表3―2给出关心的致癌化学污染物苯与氯乙烯吸入途径的致癌强度系数 表3―2苯与氯乙烯的吸入途径致癌强度系数(mg/m3)-1(终生) 致癌化学污染物 苯 氯乙烯 吸入途径致癌强度系数(mg/m3)-1(终生) 8.3×10-9 4.1×10-9 3.3.2 致癌随机性效应的致死人数 若事故发生后下风向某网格(xi,yj)处第m类致癌化学污染物浓度为Cm(xi,yj)(mg/m3),式中m=1表示苯,m=2表示氯乙烯;则该网格中的居民因吸入该化学污染物导致的致癌增量Rij由下式给出 因此,因该事故中释放的第m类致癌化学污染物导致评价区内居民每年因致死癌症增加而死亡的人数Ndpm由下式给出 非核设施排放的气载污染物的健康危害风险预测 1 引言 目前,国内关于非核设施投产后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对于大气和水体,一般为预测污染物的浓度,然后与相应的国家标准比较,尚未给出最终的风险值及进行横向危害比较;对于农业生态,还停留在定性描述。本文试图对非核设施投产后气载污染物通过吸入途径和沉积-食入途径造成的健康危害风险进行预测估算,并对它们的危害次序进行横向比较与排队。 本文选择的非核设施为“山西临汾煤炭综合开发集团项目”(以下简称集团项目)。该集团项目包括台头煤矿(4.0Mt/a)、光华选煤厂(4.0Mt/a)、光华热电厂(2×2.5MW)、刘村焦化厂(0.56Mt/a)和临汾-台头地方铁路(66km)5个子项及有关配套工程。集团项目建设厂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地区,主要集中在临汾市西北的乡宁县境内。 2 方法 根据项目工程分析给出的源项和所在地区的污染气象参数估算出空气中TSP(总悬浮微粒)、SO2、NOX及BaP(苯并芘)等主要气载污染物的最大年均浓度,然后测定样品中放射性核素及非放元素的相对含量,换算出它们的最大年均浓度;采用健康危害风险模式估算它们各自的健康危害风险并进行相互比较。 3.2农产品中污染物浓度估算模式 3.2.1污染物在农作物与土壤中的沉积强度 1年排放因干沉积过程造成的污染物地面沉积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