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课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六课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第二板块 认识和沟通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每课一背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文助读】: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诗人品尽了朝官昏暗的滋味,自求外任。 【秒笔诱思】:从写景的角度分析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秒题点拨】: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夕阳临江,美景绚烂,半江碧绿如瑟瑟之色,半江为红日所映。“残阳”紧扣标题“暮江”二字。 “铺”字用得贴切精当,显示出阳光是斜照而非直射。加之天边缓缓下沉的红日,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残阳铺水图“诗人流连忘返,长时间陶醉于眼前美景之中。表现了轻松畅快的心情。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对大自然的热爱。 自主探究? 语言积累 一.重点字词大集中 1.生难字 覆辙(zhé) 盛气凌(líng) 人 骇(hài)人听闻 绝(jué)无仅有  2.多音字辨析 ??(jué) 角色???????????????? 角???????????????????????????????????? ?(jiǎo) ?角度?????????????????? 3.形似字辨析 辙(zhé)覆辙 澈(chè)清澈 4. 词义详解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气势汹汹:盛怒凶狠貌。 盛气凌人: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二、背景资料全搜索 作者简介 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史专家。生于比利时的根特。在大学期间,学习过哲学、化学、数学、结晶学等专业,1911年获博士学位。1912年创办国际性科学史杂志《Isis》,担任该杂志主编近40年,并发起成立国际科学史学会。他为科学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一生著述甚丰,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800余篇,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 2.写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谈论科学史的短文。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师生互动? 课文发散 一、文章结构巧图解 第一部分:(1-3)要正确认识东方和西方的关系。 ?? ? 第二部分:(4-8)不能正确认识东西方科学的原因及其危害。 ???? 第三部分:(9-10)总结全文,促使东西方文化融合,完满地实现人类的使命。 二、课文精讲诠释 互动赏析 提问:东方与西方的科学是什么关系? 东方科学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两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科学与科学全部形式是东西方共同孕育而生的。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西方近、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东方传统文化在21世纪科学技术创新中将在观念上、理论上、方法上、史料上、技术基因上、灵感上等方面发挥重大的启迪或实用功能,东方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宝库,亦是近、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 提问:作者认为应以怎样态度对待东方科学??? 明确:发展不谋私利的科学,热爱真理,憎恨迷信,谦虚对待东方科学。 提问:“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这句格言包含了哪些真理? 明确:文明始自东方。科学的种子,包括实验方法和数学,实际上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而科学方法的产生于西方,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提问:文章第六段中说“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确确实实仍然来自东方,如果我们觉察到了这一点,我们会聪明一些。”句中“这一点”指什么?“可能”与“确实”是否矛盾? 明确: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确确实实仍然来自东方。不矛盾,既是推测,更是从事实角度说明这一现象。 提问:我们应怎样评价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贡献?结合3、4两段? 明确:我们应以务实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历史,去评价科学技术史。不仅仅是对中国的如此,对一切民族的都应如此。? 深层解析? 技巧归纳 一.情感剖析 本文阐述了东方和西方科学的关系,主要是指出东方对于西方科学的重要性,指出西方文明和科学的缺陷,需要借助其他力量来帮助,东方和西方代表着人类经验的基本和互补日两个方面,西方应该采取谦虚的、正确的态度来学习。作者将自己多年研究科学史得出的结论,告诫某些带有民族和地区偏见的西方人,要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与现实,进行文明对话,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二.写作借鉴 1、多用诗意的比喻,增强作品的形象性。 ????如:第二节“实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