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优秀的敬老院院长模范在身边事迹材料(最新版)
最优秀的敬老院院长模范在身边事迹材料
最优秀的敬老院院长模范在身边事迹材料
朋友们,你是不是曾听过这样的感叹:我生不逢时,没遇上英雄时代,要不我也会扬名天下!但我要说,伟大寓于平凡当中。在我们的身旁,就有这样一名普通我党员,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震天动地的事迹,有的是爱岗敬业、以院为家,有的是关爱老人、犹如亲人,有的是公而忘私、默默奉献的精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帮助鳏寡孤独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的梦想,塑造了新时期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他就是现任xx家园敬老院院长 xx。
1974年,他怀揣着报效故乡的梦想,离别了学生时代,回到了故乡三江省村,前后任过统计、团总支书记、企业厂长、副村长、村长等职务,2003年调进敬老院做院长工作,从此,照顾老人的衣食住行成了他天天要做的工作,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1年。在这十多年里,他爱岗敬业,处处精打细算,事事为老人着想,他把敬老院当做了自己的 家,他把全部血汗都倾注到他所爱的这份事业上。
xx家园敬老院位于美丽的大黑山脚下,南有清澈雅鲁河,西临著名佛尔寺,这里山净水秀,空气新鲜,这里交通便利,是老人居住的乐园。
起初的敬老院其实不象上面说的那样美,条件很一般。柴院长上任后,他谋划长远,励精图治。为改善老人居住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从修道路、挖排洪沟,在院内栽植树木等小事做起。修路、栽树,对有钱单位来讲是小钱,无所谓,但对敬老院来讲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为了筹到这笔费用,他屡次找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帮忙,拉援助、献爱心。他靠着工作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往影响和感动身旁的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知留下他多少不知倦怠的脚印。俗语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他的感化下,大家纷纭伸出支援之手,出钱、出车,出力、献苗,就这样,让人不敢想象的困难解决了。这件事的解决,不但方便了老人出行,美化了庭院环境,同时,也为敬老院节省 2万余元资金。
为弥补院办公经费不足,他千方百计弄生产自救,带领全院职工自建360平方米猪舍,办起了养猪场,把猪粪施在自建菜园地里,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一系列的生产活动,不但下降经营本钱,同时,让老人吃上了放心肉和绿色蔬菜,仅次项生产活动,每一年为院节省经费近万元。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他心中装着的永久是院里的事,这里早已成了他永久牵挂的家。
他关爱老人,胜过亲人。天天让他牵挂放心不下的事,就是与他朝夕相伴的老人。不论工作有多么忙,自己有多么累,他都会到每一个房间,查看一下老人的起居和身体情况,对不能自理的特殊老人,更是关爱有佳。虽然院里安排护理员对特殊老人进行护理,但特殊老人的饮食起居还是让他时刻牵挂着。中疯瘫痪在床的周福山老人,常常把大便拉到床上,有时还带有血,那个脏啊臭啊真是没法形容,他就和护理员一起拎来热水,给老人擦身子,在把床展整理干净;张树春老人早年小腿生了个碗大的毒疮,年纪老了以后,病情不断加重,腐肉一块块往下掉,白花花的骨头都露了出来,那股气味啊真是难闻,柴院长从不厌弃,给他清洗换药;谭佛书老汉临终前一个星期突发急病,身上的真皮大块大块地脱落,露出鲜红鲜红的肉,很是吓人,柴院长就带领护理员每天给他换洗衣服,天天还煮点面条或喂他几餐稀饭,老人总是对柴院长说: 你不嫌脏不嫌苦,真比亲儿子都亲啊! 柴院长照顾老人直至老人离开人间。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老人们亲眼目击了他的每个善举,在老人眼里,他不是院长,是亲人,有啥心里话都想对他说。74岁的王贵山老人弥留之际把他叫到床前,从怀里摸出个包了几层布的包,里面有500元钱,这是老人一生的积蓄,老人说: 300元钱给院里的老少买点吃的,剩下200元给你,你对我这么好,我不能报答你了,这点就算是我对你的谢意吧,说完老人安详的往了。还有一名老人对柴院长说: 你要活120岁 ,短短的一句祝愿语表达老人对柴院长的感激之情。当老人们得知柴院长已邻近退休年龄以后都说: 等我们死了你再退休吧 ,简单的话语,深深的友谊,饱含着所有老人对他的敬佩和爱戴,他十多年的辛酸在这一刻化作非常幸福。
他公而忘私、默默奉献。或许很多人以为柴院长应当是德高看重、申明远播,丰衣足食之人,可是大家知道吗?就是这样一名为大家舍小家、甘于奉献的老院长,到现在仅仅是个临时工,上班就有千余元的工资,到退休时,他的工资也就只有四百余元。院职工看到老院长整天繁忙的身影,既佩服又同情,佩服的是他的敬业精神,同情的是他的编制和待遇。在院职工的眼里, 这个院长,比我们都忙都累,整天不回家,天天想的都是敬老院,记挂的都是老人,历来不想自己,太傻了 , 太傻了 , 这话语反映了老院长对人生的价值寻求,更是他默默无闻、忘我奉献的真实写照。
这些年来柴院长一心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妻儿。家庭重任靠妻子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