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身教重于言传人格塑造人格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身教重于言传人格塑造人格
刘丽丽(湖南省安化县职业中专东坪校区 湖南 益阳 413500)
摘 要: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认识有差别,素质有高低。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坚持“言传”,更要注重“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处处以身作则,事事率先垂范,达到润“人”无声的境界,切实提高德育效能。
关键词:反思 感动 激励 典范
作为一名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多年的教师,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教育现象、越来越严峻的教育现状、越来越难以管理的学生,我深切地感受到:对于生理、心理都在发育的学生群体,尤其是程度偏低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时老师的“身教”更胜于“言教”。
一、“此时无声胜有声”
青年学生,世界观还不成熟,对真善美、假丑恶的判断能力不强。这一时期,要对其思想进行改造,必须发挥教师“做”的渗透作用。这里的“做”,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的心理受到触动,其暗示的色彩很浓,客体学生因受到教师行为特征的影响而产生理性的思维,从而把主体教师的外在形象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行为的参照物,这个参照物要求学生参照教师的“做”,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设计自己。教师随手捡起地面的一片废纸或整理一下服饰,细微的动作在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它委婉含蓄地提醒学生你该怎样做。学生是有感知能力的,教师简单的形体语言能促使学生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权,然后知轻重;衡,然后知长短。”教师是活的教科书,学生仔细品读,其丰富的内涵对学生有着极强的启示作用。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的行为是一面镜子,学生能从这面镜子中照见自我,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自我批评的方式进行自我教育,调节自己,完善自己。暗示,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实现了从他律到自律的教育过程。教师的“做”是无声的,但无声的行为暗示胜过千言万语。
二、“点亮学生的心灯”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情感的交流。品德养成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对由教师的行为而引发的感染力有一种不自主的屈从作用。“做”就是用教师的行为去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心与心的交融。清理掉墙壁上学生留下的脚印,默默地等候迟到的学生,教师留下的不是责备,而是一种关爱、一种宽容精神。感召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必须持之以恒。外化了的师表形象通过长期的展现能引发学生的心灵感应,进而引起心理感动。教师不是教育机器,而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个体;学生也不是木雕泥塑,他也有良知,有丰富的感情。
一旦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折射出来的优秀品质感染了学生,就会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促使受教育者能动地认知、体验、实践。教师的“做”是一种期待,期待包含着对学生真诚的关爱。这种关爱一旦被学生理解,就能化为自觉的行动,从而完成由感化到转化的飞跃,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浓浓春意,能融化三冬冰雪;期待与关怀的呵护,可以唤起学生良知的回归。只要真诚,发乎情,止乎礼,没有不能被感动的学生,没有不能被教化的心灵。
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教师的“做”的作用就是要激励学生,从而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品格、智慧充分自由地发展。激励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激励的力量来自适宜的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并可能看到成功的曙光。一本好书或一部好的电影可以激励一代甚至几代人,教师的行为可以影响一个集体或某个人的一生。教师的形象是一座丰碑,其完美的形式给学生以启迪。榜样身上体现着一种人格魅力,一种高尚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人格魅力、这种精神一旦通过主体教师作用于客体学生,学生内化吸收,就可以激活学生身上潜在的向善因子。教师尊老爱幼,学生受到激励,能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教师为灾区捐物捐款,学生受到激励,能学会奉献。抽象的道德观念由教师化为具体的行为,能激励学生重新塑造自己。
四、“润物细无声”
青少年学生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大,模仿力极强。这一时期,他们需要确定自己的生活坐标,找到自己生活的偶像。由于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可望可及,形象具体,作用特殊,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向师性”的心理,为学生提供思想言行规范的物化模式。学生作业书写潦草,教师可以用工整的板书去引导;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师可以用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作示范。教师是学生理想人格的明镜,是人生的坐标,是催人奋进的力量,教师行为的示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起着导向作用。《颜氏家训middot;慕贤》中说:“潜移暗化,自然似之。”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追随教师的思想行为轨迹,学生身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神科物理治疗.pptx VIP
- 初中生英语读书专题讲座课件-阅读讲座.ppt VIP
- 2024北京五中高一(上)第一次段考数学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4年宁波前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2025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白皮书.pdf VIP
- 恢复强制执行申请书.pdf VIP
- 2024北京二中高一(上)段考一数学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湖州市吴兴区小升初数学秋季入学摸底测试卷(含答案).doc VIP
- 2025年湖州市吴兴区小升初语文秋季入学摸底测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山东省济南市2022年中考英语七选五专项突破(三)(word版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