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在儿内科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docVIP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在儿内科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在儿内科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在儿内科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 陈丽君 顾兰鹰(长宁区中心医院儿科 200336)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8-0348-02 【关键词】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 护理 儿童 过敏原也称变异原或致敏原,指的是可以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的抗原性物质。过敏原不同引起的过敏性疾病也不同。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人类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等多因素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各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都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儿童的过敏性疾病上升最为显著。儿童时期主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以及食物过敏。为了做到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避免病情反复加重、迁延不愈,对于患有或可疑过敏的患儿进行过敏原筛查检测,查清到底是接触性的、食人性的,还是吸人性的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皮肤点刺试验现为欧洲国家及美国公认最方便、经济、安全、有效的过敏原诊断方法,现就其检测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护理体会,健康指导,综述如下。 1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原理 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是体内实验,属于生物测定的范畴.主要是根据I型变态反应原理,将相应的变应原点刺入皮肤,皮肤中的肥大细胞受到刺激会产生对应的IgE抗体,变应原与其结合,肥大细胞脱颗粒,将组胺等炎性介质释放出来,引起局部血管扩张,渗出增加,从而导致风团的产生.根据风团的大小和红斑反应来推测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量,进而推测患儿是否对该过敏原过敏。 2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方法和结果判断 2.1 检测方法:(1):采用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试剂盒”变应原,分别包括吸入组:粉尘螨、户尘螨、艾蒿、狗上皮、葎草、猫上皮。食入组:苹果、牛奶、鸡蛋、桃子、芒果、虾、蟹。以组胺做阳性对照,生理盐水做阴性对照,使用一次性消毒点刺针。(2)方法:消毒皮肤用75%的酒精消毒双侧前臂掌侧腕部以上,肘窝以下皮肤,皮肤待干后,滴入过敏原试剂 ,从前臂屈侧远端到近???,从左手到右手。间隔2cm,根据儿童前臂长短适当调整距离。每点一滴点刺液,用一个点刺针垂直刺在液滴中,深度为刺破表皮而不引起出血为宜,尽量做到无痛,无出血。用棉签擦去残留液滴,观察15-20min。 2.2 过敏原阳性判断标准:(1)过敏原风团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相同为(-);(2)过敏原风团范围为标准组胺风团1/4为(+);(3)过敏原风团范围为标准组胺风团1/2为(++);(4)过敏原风团范围与标准组胺风团相同为(+++);(5)过敏原风团范围与标准组胺风团2倍为(++++) 3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优势 对于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大致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2种。体内试验指的是直接将过敏原通过皮试或者点刺、斑贴等方法应用于人体,并借此来观察人体对过敏原产生的反应,之后进行判断;体外试验则并不将过敏原直接应用于人体,而是通过提取患者的血液或者其他体液来进行离体检测,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判断体外试验及体内试验中的皮试方法结果可靠,但操作时较痛苦,故目前在儿科已较少应用。斑贴试验斑贴试验是诊断接触性皮炎最可靠的方法,相较之下,皮肤点刺试验现为公认操作简单、经济、广泛,安全、有效的过敏原诊断方法。因此,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4 护理体会 4.1 过敏原疾病患儿皮试观察 核对患儿姓名、年龄、检查项目,询问有无哮喘史。哮喘重度患儿及急性发作期患儿禁试、点刺部位有皮炎者禁做此项试验,症状好转后再作皮肤点刺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刺激性咳嗽、喷嚏、流泪等哮喘先发症状。观察患儿面色,口唇颜色有无青紫等缺氧症状,有无呼吸困难等,发现有上述症状禁做此试验,做好抢救准备。 4.2 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 对确诊为过敏性疾病的患儿及家属进行过敏疾病相关知识指导。告知家长阅读皮内点刺试验知识宣传栏,告知操作流程,分发避免接触过敏原的彩色卡片。在过敏原检测报告单上留下咨询电话。变应原皮内试验对皮肤损伤小,痛苦小,但患儿常因恐惧心理而不配合。表现为哭闹,全身抵抗甚至攻击行为。为了让他们配合试验,可采用恰当的沟通技巧与途径。(1)游戏:小游戏是与患儿沟通的有效途径,对儿童要耐心、细心、爱心、关心,告诉患儿进行的是很有趣的小游戏,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来解释操作步骤。如:游戏的名称“数水珠”;在滴入和点刺过程中可以用数数来转移患儿对疼痛和恐惧的注意力。点一滴或刺一滴就数一下,完成几个过敏原的点刺后及时表扬患儿,鼓励患儿继续完成其余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