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吴渊 张东伟 肖龙 邱林 董书辉(大余县人民医院 江西大余 341500)
【中图分类号】R6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203-02
【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施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好,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结论 该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皮瓣 移植 软组织缺损
足部软组织缺损不常见,常伴有骨、关节、肌腱外露及感染。由于该处皮下组织菲薄,缺乏肌肉组织,局部可供转移覆盖创面的皮肤组织有限,修复相当困难。笔者自2005年1月~2010年10月,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取得成功的基础上[1],对9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施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3~54岁,均为足踝前足部软组织缺损,左侧4例,右侧5例,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重物压伤3例。软组织缺损范围3.0cmtimes;3.0cm~4.0cmtimes;5.0cm,均有骨关节、肌腱外露及不同程度感染。
1.2 手术方法
1.2.1 皮瓣设计 外踝后缘与跟腱外缘之间中点和腘窝中点的连线即是腓肠神经走行体表投影线,以此线为轴心线,以踝上5~7cm为轴心点即旋转点。解剖界面为深筋膜下。皮瓣筋膜皮蒂的长度为旋转点到创面近端距离加10%切取。筋膜皮蒂带宽2~3cm,带1cm宽皮肤,皮瓣设计成细长柄葫芦状。
1.2.2 手术步骤 1)受区处理:常规清洗消毒后彻底清创,清除失活炎性组织,切除创缘0.2~0.3cm,致创面明显出鲜血。再次清洗。创缘周围锐性游离0.5cm,利于皮瓣转移后缝合。清创后局部皮肤缺损面积为3.0cmtimes;3.0cm~4.0cmtimes;5.0cm,以创面大小及形状设计皮瓣。2)皮瓣切取:以创面大小放大10%面积标记皮瓣后,先游离筋膜皮蒂,于蒂部下端的轴心切开至真皮层,保留1cm宽皮肤,真皮层下带薄层脂肪组织,游离至筋膜蒂两侧2.0~3.0cm的宽度。切开皮瓣近心端找到小隐静脉切断结扎,并把静脉网两侧伴行的腓肠神经切断,保护围绕静脉及神经的纵行血管网。在深筋膜下掀起皮瓣时将皮肤与深筋膜间断缝合数针,防止皮瓣与深筋膜分离。3)筋膜皮蒂及明通道游离:筋膜皮蒂在旋转点部按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两侧切开部位可上下错开1cm。自旋转点到创面间作明通道,切开皮肤向两侧稍加游离,将皮瓣转位后与创面及明通道缝合。4)皮瓣供区创面能直接缝合者直接缝合,否则另切取中厚皮片移植,缝合加压固定。
2 结果
9例中8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另1例皮瓣远端有小部分坏死,经换药伤口自行愈合。无一例出现静脉危象,无感染发生。随访6~24个月,移植皮瓣外观好,无明显臃肿。皮瓣质地良好,厚薄均匀,色泽与周边正常皮肤相似,下肢负重及行走正常,供区愈合良好。
3 讨论
3.1 皮瓣设计的解剖基础及血供特点 Masquelet等[2]首次报道了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皮神经的血管构筑与皮肤血供密切相关已成共识,皮神经旁血管网与神经穿支及神经内血管广泛吻合而形成皮神经血管轴。钟世镇等认为[3]在腓肠神经行走中,有两条纵行血管网伴行,一条是腓肠神经旁的节段血管形成的链状吻合,另一条是神经内的营养血管形成的吻合网。每一条血管网都发出分支与相邻的筋膜血管网形成吻合,这些丰富的血管吻合网是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的解剖学基础。据此可以设计带血供的岛状皮瓣。
3.2 利于皮瓣成活的因素
3.2.1 皮瓣设计重点 切取的皮瓣掀起后,其皮肤下脂肪及深筋膜层还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切取皮瓣面积应比缺损区增加10%—15%[4]。皮瓣蒂的长度应略长于从皮瓣旋转点到软组织缺损近端的距离。
3.2.2 皮瓣切取的要点 皮瓣蒂我们建议带1cm宽皮肤,其脂肪及筋膜宽应该不小于2cm。皮瓣切取时由于筋膜皮瓣特殊的血供特点及解剖基础,对深筋膜层的有效保护十分重要,也是利于皮瓣成活的关键。笔者认为在切开深筋膜后,应立即将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层缝合固定数针,以防止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分离而影响皮瓣血供。因为皮瓣蒂较长,本组长度为10~17cm,旋转时建议使用明通道,以防皮瓣血运受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复合材料的特性与应用》课件.ppt
- 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24)解读.pptx
- 保险异议处理拒绝处理ppt保险异议处理.ppt VIP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docx VIP
- 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制培训.pptx VIP
- 2019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_25页_4mb.pdf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课件.pptx VIP
- 各专业文件准备目录--内分泌科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