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探讨
张彦1 李丽娟2 高华3 王纪勇4 么德飞5
(1,2,3.广州电网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4,5.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经过多年的大力建设,目前城市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当前的负荷需求。电网到底有多大的供电能力、到底需要多大的电网规模和容量才能满足城市的最终需求,成为摆在电力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难题。本研究将采用基于基点变电站的供电能力算法优化,分析论证供电模块排列组合的最优方案,以及供电模块内中压侧最小站间联络线路回数。
Abstract:After years of construction,the power supply capability of urban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guizhou has been basically can meet the demand of the current load.Grid how much power supply capacity,exactly how much power grid size and capacity to meet the final demand of the city,become a major problem facing the electricity workers.This study will adopt a substation power supply ability of the algorithm based on bp optimization,analyzed the optimal scheme of the power supply module permutation and combination,as well as the power supply module within the medium voltage side contact line between minimum standing back number.
前言
鉴于国内外对供电能力模型的分析方法研究较为成熟,但主要侧重于小范围供电能力的计算,忽略了电网的整体性和区域间电网的连贯性。同时,国内外现有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也只针对电网单体元素或者本层电网给出建设规范,未能充分体现区域内整体电网规划设计方案。
以往电网在计算供电能力时通常采用电力平衡的方法,但由于现状年部分地区高压变电站布点不足、负荷分布不均等原因,极容易造成部分高压变电站重过载和轻重的问题。
本次基于基点变电站的供电能力算法(以下简称BPS)的优点在于将以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为研究方向,充分论证在配电一张网大环境中高压变电站的最大供电能力,以及达到最大供电能力时中压侧所需的最小站间联络线路回数。最终达到供电均衡、负荷均衡的目的,为电网工作者解决电网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1 BPS算法简介
BPS是一种以变电站为基点进行供电能力计算,最终达到全网最优的理论方法。
(1)以变电站为基点进行环网联络组构建;
(2)按照供电模块理论计算过程计算环网联络组供电能力;
(3)供电区域环网联络组优化方案,确定环网联络组合理供电范围,构建合理环网模块;
(4)计算环网联络组内站间联络最优方案。
2 BPS算法具体理论过程
本次BPS算法研究以3座110kV变电站为例进行算法过程说明
3.4 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
为保证变电站能够达到更高的利用水平,需要下级线路具备充足的转供电能力,根据不同接线模式间不等的备用容量,结合典型供电模式,架空线路截面选择240mm2、电缆线路截面选择3times;300mm2为例计算典型网络供电参数。
本次研究提出了6种供电模型,并给出不同供电模型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某地区电网在满足主变“N-1”校验时,可划分为5组供电模式,利用供电模型回推中压线路接线模式,建立变电站站间生命通道。最终形成经济、使用、安全、可靠的某地区电网。
3.5 某地区电网BPS结果
A变电站、B变电站组成的2times;2供电模块中,在满足主变“N-1”的最大供电能力下,需建立8回站间联络线路。
C变电站、D变电站、E变电站、G变电站组成的4times;2供电模块中,在满足主变“N-1”的最大供电能力下,C变电站需建立12回站间联络线路,D变电站需建立18回站间联络线路,E变电站需建立12回站间联络线路,G变电站需建立12回站间联络线路。
F变电站、H变电站形成的供电模块中,在满足主变“N-1”的最大供电能力下,需建立12回站间联络线路。
K变电站、L变电站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