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十二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至课件
第二部分 第十二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 内容概要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在这一阶段,中国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决定胜负的斗争在政治战线和军事战线上同时进行(主要是在军事战线上进行)。解放战争既是蒋介石集团走向败亡的历史,又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退出中国大陆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地位确立的历史,又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历史。 最新考纲下载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1)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 (2)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 (3)全面内战的爆发 学考点睛 从高考角度看,高考命题趋于淡化。 从热点立意看,国共合作,各政党合作,开创两岸关系新局面,促进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易错点备查 ⊙抗战结束后,内战的爆发具有必然性,误以为内战完全可以避免。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此时的国共双方尽管不能说是势均力敌,但实力相差也不十分悬殊。而对中共来讲,民主是和平的先决条件。可见内战的爆发并非偶然。 ⊙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性质未变,主要矛盾变化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应包括: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官僚资本主义同广大劳动人民的矛盾。此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思考1 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局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一是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二是这一时期中国时局进步的主流是民主、和平、统一,国内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和平与独裁内战的斗争。 思考2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及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案: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基本解决,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思考3 解放战争时期的两次国共谈判达成的协定有何共同之处?说明了什么? 答案:(1)共同之处:都有利于中国的国内和平,代表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愿望。(2)说明当时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希望避免和结束内战,也说明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思考4 中共粉碎国民党进攻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主观原因:①中共有巩固的解放区,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②中共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军队战斗力高。③中共在重庆谈判前后做好了自卫的准备。 (2)客观原因:国民党政府腐败,军队轻敌,战术失当,不得民心。 解读提示:注意把握新民主主义概念。 (1)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主张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建立国民党一党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2)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中间党派或中间人士。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高考示例 从命题立意讲,本课时高考例题是一道文字材料选择题,也是和历史阶段特征紧密结合的试题,对目前历史教学有较强的指示性。 【例】(2007·广东)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答案:A 思维启示:抗战胜利后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党围绕建国出现三种不同的主张,但争取和平建国、共商国事仍是各种政治力量的普遍追求。 A.它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B.它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C.它体现了党派平等协商的精神 D.它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答案:C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而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意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民主党派的赞成。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 材料二 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反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请回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