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快生态宜居幸福虎林建设
加快生态宜居幸福虎林建设
珍宝岛乡农业服务中心――王兴利
根据市委组织部2012年第一期副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的要求,撰写“立足本职岗位,围绕如何建设生态宜居幸福虎林”调研报告。通过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征求意见等基础上形成报告如下:
一、虎林市基本情况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古为肃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1894年设政,1913年设县,1954年隶属黑龙江省,1983年归牡丹江市领导,1993年划归鸡西市,1996年撤县设市。全市总面积9334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二山半水七分半田”。市辖7镇4乡、85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办事处,境内有省属6个国营农场和2个森工林业局。全市总人口31.2万,其中市属人口15.7万。先后跻身于“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明星县”、“全国产粮大县”。
二、生态宜居城市的提出
生态宜居幸福城市提出的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宜居性”和“幸福感”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生态宜居幸福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三、虎林市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城市的优势
虎林市委、市政府将“坚持绿色发展、加快赶超跨越、建设生态宜居幸福虎林”做为今后的工作目标。是根据我市发展的前景和历史的高度上提高来的,符合我市的发展规律,突出我市的各项优势。
(一)生态环境优势
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气爽,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境内三分之二的土地为森林、草原、湿地、水域等所覆盖,有珍宝岛湿地、东方红湿地、虎口湿地等五个自然保护区,其中珍宝岛湿地、东方红湿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无大型工业污染源,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水体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土壤基本无污染,有“一方净土”之美誉。
(二)自然资源丰富
一是地多:虎林地域辽阔,土地平坦肥沃。耕地总面积597万亩(其中市属246万亩),年粮食总产达21.27亿斤,是全国产粮大县先进县。有宜牧草场40多万亩,发展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
二是林多:林地总面积48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0%。主要盛产红松、水曲柳、黄菠萝等珍贵木材,活立木蓄积量2722万立方米,是国家重点木材生产基地。
三是水多:境内有乌苏里江水系的1江、27河、468个泡泽,盛产大马哈、“三花五罗”等40多种北方冷水特产鱼类。水资源总量19.48亿立方米,开发利用水量6.43亿立方米。
四是物多:有东北虎、黑熊等百余种珍贵野生动物;有人参、刺五加、五味子等200多种名贵药材;有黑木耳、猴头等年产量超千吨的野生食用菌;有薇菜、蕨菜等40多种储量超10万吨的山野菜;有蜜源植物200多种,可养蜂10万群,是中国“蜜蜂之乡”、国家级东北黑蜂保护区和重要的蜂产品生产基地;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6种,储量可观。
(三)地缘优势明显
虎林处于黑龙江省东部沿边开放带中点位置,边境线长264公里,设有国家一类陆路客货运输口岸,建有中俄边界上最大的永久性界河大桥,满负荷运转年过货能力可达260万吨。对应的马尔科沃口岸距俄口岸城市列索扎沃茨克仅8公里。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远东干线公路,向北401公里可通过哈巴边区首府哈巴罗夫斯克市,深入俄罗斯腹地,辐射独联体及东欧各国;向南352公里可通过海参崴和纳霍得卡港出海,到达韩、日等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
(四)基础设施完备
方虎公路纵贯全境,市内外公路网稠密。哈东铁路横穿而过,每天有客货列车与哈尔滨等大中城市对开。通讯发达,数字宽带、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网络城乡覆盖率达到100%。输电线路遍布乡村,城乡电力同网同价,电力充足。实现了有线电视光缆“村村通”,在全省县级市率先开通了数字电视。城区总供热面积达到230万平方米,日供水能力达到2万立方米,市区主要街道全部实现地下排水。
(五)主导产业突出
一是依托生态、资源和口岸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绿色食品产业,以绿都集团、娃哈哈乳业等为龙头,建成了400万亩的水稻基地、150万亩的大豆基地、2万亩的蔬菜基地,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市、优质水稻产业带示范市和奶牛产业化示范市。发展经验曾得到温总理亲自批示。对俄经贸产业,辟建了8处绿色大米出口生产基地、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