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esc临床研究进展心衰、冠心病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esc临床研究进展心衰、冠心病PPT

2017 ESC临床研究进展 (冠心病与心力衰竭); 西班牙当地时间8月26日,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ESC 2017)在巴塞罗那盛大开幕。 ESC 2017深度覆盖心血管学科的整个领域,来自全球各地的3万余名医生学者齐聚一堂,共享这场学术盛宴。 在本次ESC上,发布了4部新指南,将为临床实践带来指导。本次会议上还发布了21项最新重磅研究(LBCT), ESC 学术委员会主席阿亨巴赫(Stephan Achenbach)教授认为这些研究确实有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实践的潜力。;目录;ESC 2017 STEMI管理指南;2017版指南较2012版的更新点;心绞痛欧洲专家共识 强调个体化联合治疗的优选方案;心绞痛具有多重病因机制 心肌细胞缺血是心绞痛病理机制的核心;基于心肌缺血病理生理机制及 合并症特点的钻石型治疗方案选择;COMPASS研究:利伐沙班单用或联合阿司匹林在稳定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全球约4%(3亿)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是广泛应用的预防治疗药物,但长期看来仅可使事件发生率降低19%。 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应用或单独应用时,较阿司匹林更有效,但是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其中包括颅内出血。 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较华法林更安全,在近期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中可降低死亡率。 当ACS患者进入稳定期后,接受利伐沙班+阿司匹林或利伐沙班治疗较单用阿司匹林是否可以减少心血管死亡、卒中或心肌梗死,COMPASS研究旨在回答这一问题。; COMPASS研究纳入33个国家602个中心约27000余例患者,其中包括中国患者1086例。纳入患者包括稳定性冠心病(使用双抗为排除标准)、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和外周血管病患者。 经过导入期后随机分为三组: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利伐沙班5mg bid治疗、利伐沙班2.5mg bid+阿司匹林。主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卒中或心肌梗死。 研究计划随访3~4年,但在2017年2月事件监察委员会发现利伐沙班+阿司匹林组已达到预先设定的疗效终点指标,建议该研究提前终止。;研究结果: 利伐沙班+阿司匹林显著降低主要终点风险;R+A vs. A ;研究结果: 利伐沙班+阿司匹林带来临床净获益;结论;RE-DUAL PCI研究:房颤患者PCI后应用达比加群酯双联抗栓治疗 ; 房颤患者以低剪切应力血栓多见,此时抗凝治疗优于抗血小板治疗,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以降低房颤相关卒中风险。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面临血栓风险,此种情况下形成的是高剪切力的动脉血栓为主,需抗血小板治疗,且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优于阿司匹林。 对于非瓣膜性房颤因伴发冠脉疾病需行PCI治疗的患者,需给予强化的“三联治疗”。然而,三联治疗带来的高出血风险成为医患共同的担忧。 如何应对这一难题?RE-DUAL PCI研究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探索,旨在对两种抗栓策略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检验。; RE-DUAL PCI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研究,纳入2725例PCI置入支架的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两组为达比加群酯治疗组,分别为110mg/150mg 达比加群酯(BID)+P2Y12受体拮抗剂双联方案,第三组为华法林+P2Y12受体拮抗剂+阿司匹林三联方案。 主要终点为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定义的大出血事件或具有临床意义的非大出血事件。复 合疗效终点的非劣效检验为血栓栓塞事件(心肌梗死、卒中或系统性栓塞)、死亡和计划外血运重建。平均随访14个月。;研究结果: 达比加群酯双联治疗降低主要终点发生率;研究结果:复合疗效终点,达比加群酯双联治疗组不劣于华法林三联治疗组;结论;DETO2X-AMI研究:氧疗对疑似急性心梗患者的作用; 吸氧治疗已被应用了超过百年,尽管证据有限但仍被指南广为推荐。临床中予以吸氧的理由为:对缺血的心肌组织增加氧供有助于减小梗死面积,从而减少并发症。 2013年发表的文章1对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后指出,关于吸氧疗效的数据并不一致,不可忽视吸氧的潜在危害,尤其是在心肌梗死患者中。2014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年会公布的AVOID研究2显示,常规吸氧组患者肌酸激酶水平及肌钙蛋白水平均高于不吸氧组,心肌损伤、再发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风险均增加,且可能增加心梗面积。 目前并无大型随机对照研究提供高质量数据。对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血氧正常患者常规吸氧的临床效果尚不明确。; DETO2X-AMI研究是一项基于注册的随机临床研究,纳入瑞典69家中心心脏监护病房的6629例患者,患者≥30岁,近6小时内出现典型AMI症状、心电图提示缺血或肌钙蛋白水平升高,且氧饱和度≥90%。 研究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吸氧组(按照每分钟6升的流量予以面罩吸氧6-12小时)和对照组(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