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2016年湖南省农村信用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基本范畴 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三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四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基本范畴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宏观经济总量 内容—宏观经济理论、经济政策、经济计量模型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宏观经济总量,可能是个量相加得到的总和,如总消费是每个消费者消费量的总和,总投资是每个厂商投资的总和。也可能是个量的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 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货币存量,政府预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等等。 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起源:魁奈《经济表》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经济学的形成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斯密革命:《国富论》 (1776)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流通领域—生产领域 “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自由放任主义 (liberalism) 第二阶段:奠基阶段(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剑桥学派。 第三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60年代) 凯恩斯:货币通论,看得见的手。标准合规经济学的产生。 第四阶段:发展和演变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和芝加哥学派 拉弗供给学派 罗宾逊夫人新剑桥学派 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定义P31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类P31 GDP按国土原则计算,是一个地域概念 GNP则是按国民原则计算,是一个国民概念 发达国家GNP大于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外国的收入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的收入。 (二) GDP计算方法 1、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GDP =C+I+G+(X-M) 2、收入法(要素支付法)是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而成,由于要素的收入从企业角度看即是产品的成本(包括企业利润),所以这种方法又称要素成本法。 GDP =工资 + 利息 + 利润 + 租金 + 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 折旧 3、生产法(部门法或增加值法) (三)几个总量间的关系 1、国民生产净值(NNP)或国内生产净值(NDP) (1)定义:NDP或NNP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中扣除固定资产折旧(D)后的余额。 (2)公式: NNP=GNP—D NDP=GDP—D 2、国民收入(NI:National Income)(狭义) (1)NI定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按生产要素因从事生产和提供劳务所挣得的收入,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是从GDP中减去折旧和间接税而得到的。 (2)公式:NI=NDP-间接税 =工资+租金+利息+业主收入+企业利润 3、个人收入(PI:Personal Income) PI :一国一年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是个人从各种不同来源取得的实际收入的总和。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税收和非税支付,就可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PDI=PI-个人税收-非税支付=消费+储蓄 六、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从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所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一致性,可以说明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基本平衡关系。 总支出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而总收入和总产量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供给。因此,从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恒等式: 总需求=总供给 C+I+G+(X-M)=GDP=C+S+T 二、消费函数 (一)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很多,凯恩斯认为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家庭收入。因此,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C=c(y)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消费函数可表示为:c=? ? + ? y (二)相对收入假说P34 (三)终身收入假说 三、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 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比率递减。 s = s(y) 如果储蓄曲线为直线的话,则有: s = -?+(1-?)y 四、乘数原理 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经济变量的变化的比率。 投资乘数 ki =Δy/Δi 第四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一、投资 (一)、投资的含义 投资是指资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最终版.doc
- 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组图.doc
- 中国最新高血压指南11510.doc
- 中国文化之魏晋南北朝乱世中.ppt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113期.doc
-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1.ppt
- 中国文化概论1026.ppt
- 中国校友云服务平台方案V20.pp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第六届科技活动月工作总结2.doc
- 中国民间美术作业佛山剪纸.ppt
- 2025-2030中国行星式离心混合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建筑工程中级课件.pptx
- 2025-2030中国行星搅拌夹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二零二五年第二季度耳压疗法讲解.ppt
- 2025-2030中国行星齿轮箱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网络运营经理岗位面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2030中国行李包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行星球磨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康复疗法课件.pptx
- 2025-2030中国行李安检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