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四季感冒的治疗心得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论四季感冒的治疗心得PPT

中医论四季感冒的治疗心得内容风邪感冒冬季感冒春季感冒夏季感冒秋季感冒总结风邪感冒——四时受风皆可用桂枝汤使用此方时要注意病人的感冒症状,当你发现感冒病人有出汗,同时全身肌肉痛,不喜欢被风吹到身体,加上一点发烧又没有胃口时,这个处方使用的最多发热——热在表,翕翕发热恶风(恶寒)——卫气不能正常温煦肌表头项强痛——头为诸阳之会(阳明头额、少阳头角、太阳头项)脉浮缓——浮,正气抗邪于外;缓,反映营卫不合,营阴外泄自汗出——皮肤潮湿鼻鸣干呕——风邪上行,影响肺胃,肺气不利(鼻鸣),胃气不利(干呕)如果在服用第一碗汤药后,感冒症状就好了,就不需要去服用第二碗,服用此汤药后需要喝一点粥,来帮助药力达到四肢末梢喝药前喝热稀粥,以助药力以微微发汗为好,大汗病必不除咳者,加厚朴、杏仁发汗而止汗、发汗而不伤正,止汗而不留邪过剂,令人生疮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擘) 桂枝配生姜,发汗解肌芍药配大枣,养营、养津液甘草调和阴阳,补中益气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到微汗出来桂枝汤必须先煎葛根、麻黄,去上沫,然后下其他药。避免葛根、麻黄过于辛散,发汗力太大,汗出过多减弱麻黄走散之性,避免药后发生心悸、心烦、头晕等副作用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到微汗出来同时这个处方我们也可以给正在发水痘而发烧的小孩吃,在退烧的同时可以将水痘逼出体外,小孩服用后的第二天会全身起水痘,看似很吓人,其实病已经好转,病人烧退,体力也同时会好转,当病人烧退同时胃口恢复时就可以停药了。桂枝加葛根汤桂枝6克、白芍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 、大枣12枚,葛根15克此方多用于小孩感冒发烧喉咙痛时。这是因为病人是在发汗时得到的感冒,主要症状是后项强痛,头痛又怕风吹,身体肌肉疼痛,喉咙痛,口渴等等无汗加麻黄9克,为葛根汤。葛根:解肌祛风,辅助桂枝汤解表;疏通经脉的凝滞,主治项背强几几,也能生津液,有滋润经脉、缓解拘急的作用,使津液上潮风邪感冒——专治风邪头痛的川芎茶调散诸风上攻、正偏头疼、出汗恶风、憎寒壮热、鼻塞痰盛、头晕目眩、眉棱骨痛、喷嚏不止、鼻中清涕者,伤风矣,川芎茶调散主之(疏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川芎茶调散本方所治之头痛,为外感风邪所致。风为阳邪,头为诸阳之会,清空之府。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头目,阻遏清阳之气,故头痛、目眩;鼻为肺窍,风邪侵袭,肺气不利,故鼻塞;风邪犯表,则见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若风邪稽留不去,头痛日久不愈,风邪入络,其痛或偏或正,时发时止,休作无时,即为头风。外风宜散,故当疏散风邪以止头痛。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异名,茶调散(《世医得效方》卷十)组成:薄荷叶(不见火)240克、川芎、荆芥(去梗)各120克、香附子(炒)250克(别本作细辛去芦30克)、防风(去芦)45克、白芷、羌活、(炙)甘草各60克,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调下。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头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头痛等属于风邪所致者。使用注意:导致头痛的原因很多,有外感与内伤的不同,对于气虚、血虚、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引起的头痛,均不宜使用。羌活、白芷疏风止痛,其中羌活长于治太阳经头痛(后脑连项痛),白芷长于治阳明经头痛(前额及眉棱骨痛),李东垣谓“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本草纲目》卷 14);方中川芎辛温香窜,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为治诸经头痛之要药,善于祛风活血而止头痛(血行风自灭),长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或两侧头痛),故为方中君药。此方以川芎为主药而制成散剂,集众多辛散疏风药于一方,升散中寓有清降,具有疏风止痛而不温燥的特点,共奏疏风止痛之功。用茶清调服,治风邪上犯头目,阻遏清阳之头痛有卓著的疗效,故名“川芎茶调散”服时以茶清调下,取其苦凉轻清,清上降下,既可清利头目,又能制诸风药之过于温燥与升散,使升中有降,亦为佐药之用。细辛祛风止痛,善治少阴经头痛(脑痛连齿),并能宣通鼻窍;防风辛散上部风邪。上述诸药,协助君、臣药以增强疏风止痛之功,共为方中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薄荷、荆芥辛散上行,以助君药疏风止痛之功,并能清利头目,共为臣药。其中薄荷用量独重,以其之凉,可制诸风药之温燥,又能兼顾风为阳邪,易于化热化燥之特点。风邪感冒——再造散扶正解表(助阳益气,解表散寒)出处——《伤寒六书》卷三·明·陶华身体虚,合证用药均无效者,乃阳虚不能做汗,宜再造散(再造饮)组成——黄芪6克、人参3克、桂枝3克、甘草2克、熟附子3克、细辛2克、羌活3克、防风3克、川芎3克、煨生姜3克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