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通假字 古代汉语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 通假字 古代汉语课件

通假字 文學院 王統尚 重點提示 通假字的定義 通假字的類型 通假字的性質(産生的原因) 通假字的讀音 通假字與六書中“假借”的關係 通假字與古今字的關係 通假字的辨别與確認 難點提示 通假字的性質(成因) 通假字與六書中假借的關係 通假字與古今字的關係 古書中的通假字舉例 八月剥棗,十月穫稻。(詩·豳風·七月)剥-攴 終南何有,有紀有堂。(詩·秦風·終南)紀-杞 堂-棠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史記·項羽本紀)蚤—早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詩·邶風·静女)歸-饋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左傳·隱公元年)錫-賜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告子下)拂-弼 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左傳·隱公元年)闕-掘 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蜚。(史記·蘇秦列傳)蜚-飛 什麽是通假字 通假:古人在使用文字時,不用表示這個詞義的本字,而借用一個與它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這種現象叫做通假。因爲通假是以古音的相同或相近爲前提的,所以又叫“古音通假”。 本字與通假字:在通假中,替用的字叫做通假字,被替用的字叫做本字,又叫“正字”。 對於通假字,注釋中應注爲:某通某。 通假字的類型 一、字形方面考慮 1、字形部分相同 發閭左適戍漁陽。(史記·陳涉世家) 相如一奮其氣而威信鄰國。(史記·廉頗閵相如列傳) 2、字形完全不同 四時之間,亡日休息。(晁錯《論貴粟疏》) 二、从字義方面考慮 1、實字通實字 此全師保勝安邊之册。(漢書·趙充國傳) 2、虚字通虚字 文王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孟子·公孫丑上) 3、實字通虚字 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聊齋志異·促織) 4、虚字通實字 汝恭闻不命。(逸周書·小開) 三、从字音方面考慮 1、同音通假(通假字和本字聲韵調都相同) 今吴民既罷。(國語·吴語) 2、近音通假 (1)雙聲通假(通假字與本字聲同韵近) 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后,太后盛氣而胥之。(戰國策·趙策) (2)叠韵通假(通假字與本字聲近韵同) 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委質事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3)音轉通假(聲、韵均相近) 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左傳·隱公元年) 3、合音通假(合二字爲一字) 大耳兒,最叵信。(後漢書·吕布傳) 通假字的性質 借音表義 特殊的用字現象:臨時借用 語言與文字的關係 目治與耳治 諧聲同音爲頌禱 漢字的形義結合的顯性,漢字形音結合的隱性 古訓多存乎聲,以聲求之,義斯在矣。 —俞樾《??經平議》卷十一“我龍受之” 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謂之不宜;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 —荀子《正名》 物的名稱,是和物的性質全然没有關係的。 —馬克思《資本論》 就古音以求古義,引伸觸類,不限形體。 —王念孫《廣雅疏證·自序》 其始書之也,倉卒無其字,或以音類比方假借爲之,趣于近之而已。 —鄭玄 見 陸德明《經典釋文·叙》 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别字也。 —赵翼《陔餘叢考》 卷二十二 所謂通假,就是本有其字,但不用那字,而是用另外一個字,即同音字替代。 —王力《關於古代漢語的學習和教學》 通假字的讀音 第一種意見:讀通假字的字音。代表人物:颜師古 見教材P58 第二種意見:讀本字的字音。代表人物:段玉裁、王引之 見教材P58、P59 正確的做法:讀本字的字音(借音表義),少數例外 思考:爲什麽要讀本字的讀音? 通假字與古今字的關係 共時與歷時的不同 意義聯繫的有無 通假字與假借的關係 共同點:借音表義,依聲托事 不同點: 假借屬於六書之一,通假則與六書無關; 假借“孤身獨存”,詞多字少而造成,通假“成雙成對”,是有字而不用 通假字的辨别與確認 古注中術語提示:某通某、某讀曰某、某讀爲某、某讀如某、某與某同、古聲某某同、以某爲某 P63 先嘗試用本義、引申義去理解,如果不通,考慮是否有通假現象 借助形聲字聲符 查《上古音手册》 找文獻例證 參考書目 唐作藩《上古音手册》 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 冯其庸,邓安生《通假字汇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孫雍長《訓詁原理》 * * *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