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宜昌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doc

2008年宜昌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宜昌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2008年宜昌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形式:开卷 时限:150分 满分:150分) ◎书 写(6分) 1.书法艺术历史悠久,书体沿革迷人。论笔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艺术魅力 (温馨提示:本小题结合全卷书写及卷面情况综合评分,后面的答题也要认真书写哟。) 2.补全下列成语。(3分) 浮想联( ) 甘( )下风 莫( )一是 ◎阅 读(54分) 一、中国有诗画同源的传统古人论诗是诗中有画论画则画中有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话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苏轼)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章敦、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丙文】画梅要不象,象则失之刻;要不到,到则失之描,不象之象有神,不到之到有意。染翰家能传其神意,斯得之矣。查礼论画以形似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画梅要不象,象则失之刻;要不到,到则失之描为人作嫁——源于“若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古稀之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难道真的曲高和寡吗?高山流水觅知音高山流水觅知音在武汉琴台的石碑上记载着“高山流水”这个哀惋动人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名士伯牙极善抚琴,于此作“高山流水之音”,人莫能识其意之所在。惟隐士钟子期闻之喟然叹曰:“美哉!巍巍乎若泰山,荡荡乎若江河。”伯牙幸遇知音,欣然相约钟子期来年再会。可叹次年伯牙重游故地,子期却已溘然长逝。伯牙痛失知音,悲悼欲绝,碎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这个故事之所以感动人,是说人生千朋易得,知音难求。我也被感动过。后细细想来,又觉得有些不对劲。伯牙的琴曲《高山流水》,是个什么曲子,据说已经失传,但高雅得没有人能听得懂,这算什么好曲子,难道真像神话说的此曲只应天上有,所以凡人听不懂。但现在流传下来的古典琴曲,像《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阳关三叠》曲调是那样优美,在市场也很畅销。我不是专家,连音乐发烧友都谈不上,但很喜欢古曲,诗情画意,尽入曲中;曲调悠扬,沁人肺腑,看书之余,听听古曲是一种享受。我怀疑,伯牙子期的故事,是像钟子期一样的所谓隐士编出来的,让人们去创造那高山流水的绝响,去追求那碎琴绝弦的友谊,值得吗?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难道真的曲高和寡吗?好的作品一定会广为流传,诗经上的相当部分作品来源于民歌,像关关鶋鸠在河之洲这首优美的爱情诗,可能出自热恋中的青年。诗经的作者大多是田间劳作的农夫,流落江湖的民间艺人,可经过孔子修订后就成了六经之一的诗经。希腊神话、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源头,其作者大多数也是劳动者,历经千年,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还活着,如果不熟悉它,就无法阅读欧美文学作品。而诗经、民歌发展到唐诗、宋词就成了文学的主流,中国文学的瑰宝。流传最广的也可以说是最优秀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三五岁的儿童到白发老人,从文人学者到游子农夫,都很喜欢,你说它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还有西游记、水浒传等,最早也出自说书的艺人之口,是“者之流 ”的创作,是不上大雅之堂的,如今不也进了大学课本,成了经典著作。还有金庸的武侠小说,在整个华人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读者群上至教授学者,下到普通劳动者,风行全球。但在文学界,有人就不认可,说它不能算纯文学作品,算不上阳春白雪,只能是下里巴人。现在的网络作品,不被看好,有人甚至认为是垃圾,没有价值。但存在就说明一切,每天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在网上发文,浏览,说明它的生命力。网络文章对传统文学是一次极大的冲击,其思想之活跃,文风之泼辣,语言之,都是的。谁敢说以后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不从网络中产生呢?但目前还很浮躁,以点击数和人气指数来权衡作品的好坏,也不客观,印象中有篇文章是《男妓》,在当月的点击数中排行第一,而充其量也就是篇速写,无思想艺术性可言,在网中用流传量大来评判作品的好坏,好的作品易被掩埋。而被一些文人学者捧得很高的作品,一般人并不买帐。像卡夫卡的作品《城堡》,萨特的自传体小说《恶心》,还有乔伊斯的《犹利希斯》,我试着读过,很难读下去,特别是犹利希斯,读了一半就放弃了,有的是读了没什么印象,不像评论家吹的那样高雅神秘。是我辈的水平低,还是作品本来就没表现人类的感情或者理想或者追求,只是文人圈子的孤芳自赏,是象牙塔里的珍品。但不能反着说,不为大众接受的作品就不是好作品。曲高和寡作为特殊现象在文学艺术中还是存在的。人们写作是为了抒发情感,也更希望寻觅知音,以文会友是一种神交,是灵魂的的对话。我们一首好歌,欣赏一幅好画,朗诵一首好诗,阅读一篇好文章,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