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之旅 读书人的四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香之旅 读书人的四川

书香之旅 读书人的四川   四川自古不仅以绝美的自然景观、丰饶的物产资源著称,更是驰名遐迩的文化大省。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分支,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天府之国汇聚起东西南北各地文化的精华,游客在此能够饱览五千年文明传承留下的无数瑰宝。   我们一谈起“文化之旅”,就不能不想到三星堆、武侯祠的古迹探访,峨眉山、青城山的宗教朝圣。而在这些显赫的“文化名片”之下,其实还有一个少人提及的“读书人的四川”,它由无数与求知、问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场所构成:从人们膜拜学问之神的文庙、魁星阁,到学子听讲研读、考试历练的书院、贡院,再到今天人们汇聚知识财富的藏书楼和书店;一次“书香之旅”,能够贯穿天府文化的内在脉络,让我们看到古往今来知识学术的产生、遴选、交流机制。天府之国的书香,正是因这些场所与机制的存在而得以世代相传。 德阳孔庙 圣贤的殿堂   在中国古代,孔子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他是经典学问的鼻祖、所有读书人的楷模和典范。为了祭拜孔子,全国各地都建有文庙(亦称孔庙)。而德阳孔庙建筑宏大、气势雄伟,是我国西南地区保存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与山东曲阜孔庙、北京孔庙一起并称“全国三大孔庙”,在天府之国也有“德阳文庙甲四川”的说法。   孔庙位于德阳市中心南街,占地面积29700平方米(约50亩)。庙前是宽阔的孔庙广场;走入庙内,“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两座砖式重檐坊最为引人注目;与很多地区文庙常见的木坊相比,这两座重檐坊是典型的南方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庙中有万仞宫墙、棂星门、伴侨萍池、戟门、礼乐亭、大成殿、启圣殿等古建筑30余处,此外保存完好的后花园,均为德阳孔庙增色不少。   德阳孔庙始建于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当时建在城东,明代洪武年间迁至现址。清代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各朝都曾对孔庙加以修葺;现存的孔庙是道光年间大规模翻修后的格局。整座孔庙坐北朝南,布局严谨;而其中的各类石刻、木雕莫不精工,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除了宏伟的孔庙古建筑可供观览外,大成殿有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陈列和祭孔礼乐器陈列,东西屋有孔门弟子七十二贤陈列,孔子生平陈列,连同定时上演的仿古祭孔乐舞,都是深受欢迎的参观项目。   Tips:四川的儒家文化名胜   资中文庙   位于川东南内江市的资中县城北状元街中段,占地约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91平方米。始建于北宋年间,原为古代资州的祭孔建筑,清代迁至现址并扩建。庙中文物众多,尤其是黄庭坚书法碑与清代帝王手书匾额,被列入“文庙七绝”,较高的艺术价值。   都江堰文庙   川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县级文庙。位于都江堰市灌口镇文庙街,地处城西北盘龙山麓,左邻文笔山(又称金龟山),右靠玉垒山,占地47亩。始建于五代时期,明、清两代形成了完备恢廓的规模。在2008年大地震中,文庙建筑受损严重,2010年,都江堰市政府按清代形制和布局恢复重建文庙,历时三年完成,现对外开放参观。   德昌县魁星阁   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城上翔街,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38年),后来屡次重建。建筑占地142.8平方米,座高7.9米,座上起建阁楼3层,为六角攒尖式木结构建筑。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特别崇高的地位,供奉他则可保佑科举高中。魁星阁内安放的就是魁星神像,供学子祭拜。 阆中贡院 学子的熔炉   自从古代中国开创了科举制度,读书人都要经历考试的磨练。贡院,又称作“考棚”,是科举时代士子们应试的考场。川北的古城阆中人才辈出,文风炽盛,这里的贡院享有盛名。   ?中贡院,又称川北道贡院、四川贡院,位于阆中古城的学道街。贡院考棚具体建于何时,已无确切记载,明代嘉靖年间的《保宁府志》说此地有名为“明伦堂”的建筑群,包括考场40间。明末天下大乱,至清代初期,时称保宁的阆中一度成为四川的省城。据《阆中县志》记载:“顺治九年壬辰(1652年),全川未靖,补行辛卯科乡试,围设保宁府。甲午、丁酉、庚子三科皆在保宁,至康熙二年癸卯(1663年)始移成都。”四科乡试在此举办,为阆中的贡院文化奠定了基础。   现在我们看到的阆中贡院,是清嘉庆年间川北道台黎学锦重修时定下的格局。建筑共分三进,房舍整齐规矩,高出街坊民居一头;其中前院是考场,后院是斋舍,四周都是号房。考试时按千字文的“天、地、玄、黄”等字样编号,每间号房有进出小门一道。与大门相对的正厅则有一楼一底,是考官唱名、发卷、监考的地方。庭院中间为十字形走廊,走廊两边栏杆连带靠背木椅,可供考生休息。   今天的阆中贡院已建成科举博物馆,现有孔子塑像、清代服饰、应试用具等展览。作为国内目前唯一的“科举文化”旅游点,阆中贡院复原了清初四川学子赶考的旧貌。游客可以穿上秀才服装,在兵卒的守卫下、在高昂的“开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