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年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剑叶期诊断 11叶品种7月15-16日。 叶龄达11叶,7月25日达到齐穗期。 剑叶露尖为封行适期。站在池埂上顺行观察4-5米运处看不见水即为封行。 倒一叶与倒二叶叶耳间距在正负10厘米期间为减数分裂期,叶耳间距正负5厘米时为小孢子初期,为水稻一生中对低温最敏感时期。减数分裂期特别是小孢子初期若遇到17℃以下气温,会影响颖花育性,形成障碍型冷害,空壳率增加。 7月16日剑叶叶枕露出开始进入孕穗期,约经9天,即7月25日达到抽穗期。始穗至齐穗期约需7天左右。抽穗期遇20℃以下气温,抽穗进程变慢,抽穗期延长,包茎现象增加,甚至花粉不发芽,形成空壳。 防治水稻叶部、穗部病害。 稻瘟病防治:选用2%加收米80-100毫升/亩; 25%施保克,使用时期,叶龄9.1-9.5叶(7月2日一7月5日),孕穗期(7月16日)、齐穗期(8月2日)药剂用量:25%施保克75-100ml/亩。 水稻鞘腐病:用2%加收米80ml/亩+50%多菌灵80g/亩;25%施保克60-80ml/亩。 纹枯病及小球菌核病防治:选用30%的爱苗15毫升/亩。 并与水稻健身防病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A级绿色稻米,病害要选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抽穗期诊断 最晚抽穗期11叶品种在7月25日左右,初穗到齐穗期7天左右。 抽穗期的高产长相为:后四叶的叶片长度及叶长序为:倒2≥倒3>倒1>倒4;叶面积指数应达到7以上;基部节间短,剑叶节高度应在株高的1/2以内。根系发达,无根垫现象。 此期是防治穗颈瘟和褐变穗、褐变粒的关键时期。 1、稻瘟病防治:选用2%的加收米80-100毫升/亩; 25%施保克,75-100ml/亩。 2、褐变穗、褐变粒: 栽培预防:调温控水管理,防止水稻生育延迟。增施Si肥,提高稻体的硅酸含有率,确保剑叶期6%,成熟期叶10%以上时,可明显减轻叶鞘褐变病的为害; 药剂防治:水稻孕穗期2%加收米80ml/亩+施保克50ml/亩。 结实期叶龄诊断 粒肥施用:用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10%,对植株小、穗数不足、落黄叶多的地块,在始穗期施用,反之根据剑叶退淡情况在抽穗后8天内施用,可用叶面肥代替,应选择大量元素型水稻叶面肥,如新华液体肥等。 1、结实期生育过程:此期从出穗到成熟是水稻结实期,是稻谷产量生产期。抽穗前15天和出穗后25天又是产量决定期。历经开花、受精、灌浆(乳熟、腊熟、黄熟),最终完成水稻的一生。 2、结实期生育进程: 生育晚限11叶品种7月22日左右进入始穗期。 7月25日左右进入抽穗期。7月28日前进入齐穗期。 开花受精后7-9天子房纵向伸长,12-15天长足宽度,20-25天厚度定型,籽粒鲜重在抽穗后25天达最大,35天左右干重基本定型。 从抽穗到最终成熟,需40-50天,需活动积温900℃左右。 3、结实期与产量构成的关系:结实期是最终确定结实率和粒重的时期。常因抽穗开花期的不良气侯条件而影响受精、子房发育;因环境条件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灌浆结实过程中物质生产、运输,进而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影响品质、产量。 4、结实期栽培管理目标:养根、保叶、防早衰,保持结实期旺盛的物质生产和运输能力,保证灌浆结实过程有充足的物质供应,确保安全成熟,提高稻谷品质和产量。 5、结实期的诊断 (1)结实期生育与环境:始穗到齐穗经7天左右,如遇低温天气,抽穗速度变慢,齐穗期拖后。开花期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此时如遇低温、连续阴雨,将增加空粒率。灌浆结实过程,以日平均温度20℃以上为好。温度低,灌浆速度变慢,日平均气温降至15℃以下,植株物质生产能力停止,这是水稻安全成熟的界限期。日平均气温降至13℃以下,光合产物停止运转,灌浆随之停止,这是水稻成熟的晚限。 (2)结实期的叶片:结实期叶长与叶态都已定型,正常的叶色为绿而不浓。抽穗期主茎绿叶数不少于4片,功能叶为剑叶。各叶对产量的贡献度,剑叶为52%、倒2叶为22%、倒3叶为7.7%、倒4叶为17.7%。因此,要防止叶片衰老,保持活叶成熟。若长期淹水,过早停灌,或严重脱肥,叶片衰老速度加快,将导致物质生产不足,秕粒增多,千粒重降低,减产降质。若后期施氮过多,叶色过浓,则光合产物向籽粒分配减少,灌浆速度减慢,秕粒增多,粒重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味下降。 6、结实期管理措施 (1)结实期的灌溉:主要是养根保叶。乳熟期要间歇灌溉,即灌3-5厘米浅水,自然落干至地表无水再行补水,如此反复;腊熟期,间歇灌溉,灌3-5厘米浅水自然落干,脚窝无水再行补水,如此反复,直至腊熟末期停灌,黄熟初期排干。抽穗后30天以内,不可停灌,防止撤水逼熟。 (2)结实期施肥:叶色正常情况下,不需施肥。剑叶明显褪淡,脱肥严重处,抽穗期补施粒肥,用量不超过全生育期施氮量的10%。 (3)结实期的植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