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NSYS热分析指引
ANSYS热分析指南(第五章) 第五章 表面效应单元
5.1简介
表面效应单元类似一层皮肤,覆盖在实体单元的表面。它利用实体表面的节点形成单元。因此,表面效应单元不增加节点数量(孤立节点除外),只增加单元数量。
ANSYS 5.7中热分析专用表面效应单元为SURF151(2-D)以及SRUF152(3-D)。有关单元的详细描述请参阅《ANSYS Element Reference》。
5.2表面效应单元在热分析中的应用
利用表面效应单元可更加灵活地定义表面热载荷:
当热流密度和热对流边界条件同时施加于同一表面时,必须将其中一个施加于实体单元表面,另一个施加在表面效应单元。建议将热对流边界施加于表面效应单元。
可将热对流边界条件中的流体温度施加于孤立节点上,将对流系数施加于表面单元,这样,可更灵活地控制对流载荷。
当对流系数随温度变化时,表面效应单元可提供设置计算对流系数的选项。
表面效应单元还可以用于模拟点与面的辐射传热。
5.3表面效应单元的有关热分析设置选项
SURF151是单元可用于多种载荷和表面效应的应用。可以覆盖在任何二维热实体单元的表面(除轴对称谐波单元PLANE75和PLANE78外)。该单元可用于二维热分析,多种载荷和表面效应可以同时存在。SURF151单元有2到4个节点,如考虑对流传热和辐射的影响需要定义一个外部节点。传热量和热对流量以表面载荷的形式施加在单元上。详细单元说明请参见《ANSYS Theory Reference》。
SURF152是三维热表面效应单元,可用于多种载荷和表面效应的应用。它可以覆盖在任何三维热单元的表面,该单元可用于三维热分析。该单元中多种载荷和表面效应可以同时存在。详细单元说明请参见《ANSYS Theory Reference》。
选定单元:
命令:ET
GUI: 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Options
分析设置选项:
中间节点:
Include: keyopt(4)=0
Exclude:keyopt(4)=1
如果实体单元为带中间节点的单元,如Solid90,则设为Include,否则为Exclude。
是否有孤立节点:
Exclude: Keyopt(5)=0
Include:Keyopt(5)=1
如果在表面效应单元上施加热流密度,则为Exclude;如果在表面效应单元上施加热对流,则可为Exclude,也可为Include。如果有孤立节点,则对流系数施加在表面效应单元上,流体温度施加在孤立节点上。如果无孤立节点,则对流系数和流体温度都施加在表面效应单元上。
热流密度或对流边界条件:
忽略热流密度和对流边界条件:Keyopt(8)=0
施加热流密度,忽略对流:Keyopt(8)=1
根据平均温度(壁面与流体)(TS+TB)/2,计算对流系数:Keyopt(8)=2
根据固体表面温度TS,计算对流系数:Keyopt(8)=3
根据流体温度TB,计算对流系数:Keyopt(8)=4
根据固体表面与流体温差|TB-TS|,计算对流系数:Keyopt(8)=5
是否考虑辐射,选择Exclude radiation:
Keyopt(9)=
设置单元行为:
Plane:Keyopt(8)=4
Axisymmetric:Keyopt(8)=4
Plane with thickness:Keyopt(8)=4
图5-1面效应单元的选项设置
5.4表面效应单元的实常数
使用表面效应单元施加对流或热流密度边界条件,一般不需要定义实常数。面内厚度在表面效应单元的每个角节点默认为1。只有当生热载荷施加于表面效应单元时,厚度才有作用,因为生热基于单元体积。其它实常数,在辐射热分析或结构分析时设置。
5.5表面效应单元的材料属性
使用表面效应单元施加对流或热流密度边界条件,一般不需要定义材料属性,但有一例外:对流系数随温度变化时,最好单独设定一材料编号,定义材料的对流系数随温度变化的表。在表面单元上施加对流边界时输入负号及材料编号。例如“-3”。其它材料属性在辐射或结构分析时设置。
5.6创建无孤立节点的表面效应单元
划分实体网格
设定表面效应单元的属性
GUI:MainMenuPreprocessorMeshing AttributesDefault Attribs
一般无需设定表面效应单元的材料编号,但为了选择、加载及后处理方便,最好为每组表面单元设置一个唯一的材料编号。
生成表面单元
第一种方法:直接在相应的线或面上生成网格:
GUI:MainMenuPreprocessor MeshingMesh Lines/Area
第二种方法:
选择要生成表面效应单元的边(2D)或面(3D)及所属节点;
设定表面效应单元的属性(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央财经大学2011-2022年金融专硕431金融学综合考研真题(20、21年回忆版).pdf VIP
- 22G101基础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pptx VIP
- 2025年包装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VIP
- 步进电机驱动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docx VIP
- 2025版汽车修理企业员工劳动合同.docx VIP
- 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全册课文文本.doc VIP
- 民航油料计量员(初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大全-下(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2025年中国高压变频器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咨询发布.docx VIP
- 1.生活处处有算法(教学课件)-五年级信息科技全一册(人教版2024).pptx
- 2025年中国PVB中间膜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