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路风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通行路风俗

中外民俗 吴明清 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年2月 第一章 黑、吉、辽民俗文化圈 【本章导读】 说起东北,想到的是漫天飞舞的大雪,还有零下二,三十度的冰雪,或许还有端着大碗吃着猪肉炖粉条,喝着烈酒的东北汉子……  在中国很少有一个地方,像东北三省这样,有着如此整体化的概念,无论你是辽南人,还是哈尔滨人,在关内人的眼里和心目中,统统属于一个地方。出门在外的东北汉,人们并不关心你属于哪一省,哪一个县,在京城乃至关内的许多地方,辽宁,吉林,黑龙江,是没有多少区别的地域,甚至是东北的作家,文化特征,即使并没有多少关东气息,都被人们用同一的尺度所规范着,被人们列入黑土地养育的一类。东北天寒地冻,古为北方游牧民族所居,地广人稀,近代大批关内移民进入,逐渐开发。历史上的黑龙江一直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目前在47个民族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4.3%,少数民族有200万人。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和达斡尔族人口多些,而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人口就更少。除一个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外,这些少数民族多数生活在68个民族乡(镇),920个民族村中。 【学习目标】 了解东北地区的基本概况 了解东北地区各民族饮食、服饰、建筑、家庭风俗 熟悉东北各民族交通、节日、游艺风俗 掌握东北各民族礼仪、交际、信仰风俗 【关键概念】 饮食:粘豆包、高粱米饭、饽饽、抽水烟、冷面、泡菜牛奶、豪饮 服饰:旗袍、鱼皮衣、狍头皮帽子 建筑:火炕、窝棚、“斜人柱”、“撮罗子” 家庭:婚俗、丧俗 交通:森林之舟、狗拉雪橇 礼仪交际:饮食、尊老爱幼、敬火如神、西墙 节日:民间传统节日、宗教节日 信仰:宗教信仰 游艺:东北大秧歌、东北二人转 目录 第一节 饮食和服饰风俗 第二节 建筑居住风俗 第三节 家庭风俗、交通行路风俗 第四节 礼仪、交际、节日、信仰、游艺风俗 第一节 饮食和服饰风俗 一、饮食风俗 (一)食物 (二)饮料 (三)烹调风格 (四)少数民族饮食 二、服饰风俗 (一)满族 (二)朝鲜族 (三)赫哲族 (四)鄂伦春族 (五)鄂温克族 第二节 建筑居住风俗 一、满族 二、朝鲜族 三、赫哲族 四、鄂伦春族 五、鄂温克族 第三节家庭风俗、交通行路风俗 一、婚俗 (一)满族 (二)朝鲜族 (三)赫哲族 (四)鄂伦春族 (五)鄂温克族 二、丧俗 (一)满族 (二)朝鲜族 (三)赫哲族 (四)鄂伦春族 (五)鄂温克族 三、交通行路风俗 (一)林海之舟-驯鹿 (二)狗拉雪橇 第四节礼仪、交际、节日、信仰、 游艺风俗 一、礼仪风俗 二、节日风俗 三、信仰风俗 四、 游艺风俗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我们主要掌握了东北地区各个民族在饮食方面关于粘豆包;高粱米饭;饽饽;抽水烟;冷面、泡菜;牛奶;豪饮;服饰方面关于旗袍;鱼皮衣;狍头皮帽子;建筑方面关于火炕;窝棚;“斜人柱”; “撮罗子”;家庭方面关于婚俗、丧俗;交通方面关于森林之舟、狗拉雪橇;礼仪方面关于饮食;尊老爱幼;敬火如神;西墙;节日方面关于民间传统节日、宗教节日;信仰方面关于宗教信仰;游艺方面关于东北大秧歌;东北二人转等风俗,我们对于东北地区的风俗民情有了深刻的认识。 【思考与练习】 1.东北地区的饮食有什么特点? 2.东北地区的婚俗是怎样的? 3.东北地区有什么特别的交通工具? 4.在与满族打交道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礼仪? 5.列举满族的主要节日? 6.东北地区有什么样的游艺风俗?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