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卡特尔宽恕政策-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江西财经大学.DOC

中国的卡特尔宽恕政策-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江西财经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卡特尔宽恕政策-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江西财经大学

“坦白从宽”在反垄断法中的应用 ——中国的宽大政策研究 黄坤 张昕竹 一、引言 经营者之间签订垄断协议排除限制竞争的现象在中国早已司空见惯。在《反垄断法》实施前,这些垄断协议一般是由行业协会组织签订的或由几家本行业的龙头企业牵头通过召开峰会的形式达成的,如2001年的彩电价格联盟。由于这些垄断协议一般较为公开,侦破的难度不大。随着《反垄断法》的实施,可以预期中国的垄断协议将逐渐隐性化,如最近发生的“中航信案”就涉嫌通过修改运价系统的计价公式来达成垄断协议,这使得侦破垄断协议的难度大大增加。为了规制秘密垄断协议,各国纷纷效仿美国制定了宽大政策,从内部瓦解垄断协议,均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国也于2007年颁布的《反垄断法》中引入宽大政策,但目前中国的宽大政策还存在许多不足,无法应对日益隐蔽的垄断协议。因此,完善中国的宽大政策势在必行。 宽大政策并不是新鲜的事物,它只不过是“坦白从宽”原则在反垄断法中的应用。目前国外学者对宽大政策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而国内学者还停留在介绍国外宽大政策阶段。金美蓉(2008a,2008b)介绍了核心卡特尔参与者申请宽大的时间和获得宽大的必要条件。张晨颖(2008)介绍了卡特尔宽大制度的原理。他们很少或基本没有触及中国的宽大政策问题。大部分学者(林平,马克斌,2006;王晓晔,2008;游钰,2008;娄丙录,2009;金美蓉,2009)在介绍宽大政策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宽大政策作了简单介绍,提出一些原则性的建议等,但没有对中国的宽大政策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的宽大政策作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余下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二节介绍了宽大政策的基本理论,指出了宽大政策的法理和经济学基础;第三节系统介绍了美国和欧盟的宽大政策,并对它们作了对比分析,以方便中国借鉴;第四节对中国垄断协议的法律框架作了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宽大政策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第五节借鉴美国和欧盟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中国宽大政策的措施;第六节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二、宽大政策概述 宽大政策是目前各国查处、侦破垄断协议的一项重要政策。它起源于美国,1978年10月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制定了世界上第一套宽大政策,但它的成功始于1993年美国新《公司宽大政策》的颁布。随后其他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美国的成功经验制定了各自的宽大政策,如1996年欧盟颁布了第一套宽大政策,并于2002、2006年对宽大政策进行了完善。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宽大政策,其中包括中国。 宽大政策其实并不是新鲜的事物,它只不过是刑法等法律领域内常用的坦白从宽原则在反垄断法中的应用。经营者签订垄断协议,特别是参与卡特尔行为,触犯了《反垄断法》,反垄断执法机构应该对其进行惩罚,以维护正义和社会公共利益。但由于垄断协议一般是秘密签订的,隐蔽性较高,而且一般没有书面文件,这使得传统的调查和办案手段很难侦破垄断协议案件。虽然宽大政策给予自首者以减免法律责任的宽大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正义,但这是换取更大程度上的正义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从消费者和公民的利益角度看,侦破和制裁秘密卡特尔比处罚那些帮助委员会侦查和禁止这些行为的经营者更重要。”,而且通过自首者提供的信息,执法机关可以侦破更多的案件。此外,由于自首者提供了重要的甚至关键的破案信息,所以给予自首者一定的宽大是符合社会道德观念和法律精神的。 在经济学上,由于垄断协议的隐蔽性强,侦破成本较高,而侦破垄断协议的收益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在侦破之前涉案经营者的数量、涉案的罚金和垄断协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都无法确定。宽大政策通过为垄断协议成员营造一个囚徒困境,可以从内部瓦解垄断协议,大大降低执法成本,因为侦破卡特尔的信息由宽大政策的申请者提供,执法机构可以降低证据搜集成本。由于宽大政策给予自首者一定的宽大,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执法收益,但由于更多的案件被侦破,总的执法收益一般会提高。另外,宽大政策还可以迅速侦破垄断协议,从而提高执法效率。 宽大政策因国家和地区而已,但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适用范围。宽恕政策一般只适用于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特别是卡特尔行为,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有损竞争的经营者集中行为则不适用,因为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隐蔽性较强,难以查处或查处的成本太高。 (2)执行主体。对于宽大政策的执行主体主要有两类:一是刑事追诉机关,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等国,因为这些国家的宽大政策主要对刑事制裁有效;二是反垄断行政执法机关,以欧盟为代表,因为这些国家的宽大政策主要针对行政罚款。 (3)宽大资格。通常只有参与垄断协议的经营者才能向反垄断机构申请宽大,但并不是所有垄断协议参与者都能获得宽大。一般来说,胁迫他人参与垄断协议的当事方和某个独立管辖区域(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垄断协议的唯一受益者不能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