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1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1例
全小红1 马红1 陈秀华2(通讯作者)
(1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广州 510405)
(2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广州 510120)
【摘要】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笔者应用广东省中医院陈秀华教授临床经验穴治疗特应性皮炎1例,疗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针刺 穴位
【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363-02
患者女,肖某,45岁,于2013年2月19日初诊。主诉:周身皮肤红肿瘙痒7年,加重2月。病史:患者自2006年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周身可见密集红疹与散在红斑,伴有肢体肿胀,外院诊断为湿疹,后连续服用西米替丁及抗组胺类药物,并间断给予激素、维生素B12、胶性钙等穴位注射曲池、足三里穴位,皮肤瘙痒症状有所缓解,遂停止服用抗组胺类药物。2007年皮肤瘙痒症状再次加重,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近2月面部红疹增多。初诊见:周身皮肤散在红斑,颈部及乳房下、腹股沟、肛门部红疹与红斑融合成片,边缘不清,皮损部皮肤增厚变硬呈苔藓样变,肘窝及腘窝可见抓痕及渗液,伴有面部皮肤溃烂,皮损面积占全身面积的70%,瘙痒明显,汗出后加重;夜眠差,纳差,口干口苦,大便干结,3日一行,小便短赤,夜尿1~2次/日,舌边尖红,苔薄黄微腻,脉滑数。西医诊断:特应性皮炎;中医诊断:四弯风(心火脾虚型)。治则:培土清心,祛风止痒。治疗方案:处方:主穴:中脘、水分、天枢、大横、水道、内关;配穴:风池、曲池、阴陵泉、尺泽、足三里、血海;主穴、配穴配合使用。操作方法:病人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选0.22times;25mm规格的一次性针灸针,快速旋转刺入上述穴位0.5~1寸,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每周针刺治疗3次,隔日一次,休息1天,4周为1疗程。
二诊(2月26日):瘙痒减轻,皮损颜色较前变淡,以腹部改善尤为明显,未出现新皮损,仍伴有睡眠不佳,大便干结较前改善,量少,每日一行,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微数。
三诊(3月5日):瘙痒程度进一步改善,面部皮肤溃烂处结痂,其余皮损部皮肤增厚程度较前减轻,睡眠较前好转,夜尿1次/日,舌淡,苔薄白微腻,脉滑。
四诊(3月12日):瘙痒间期时间延长、程度减轻,面部红肿面积较前缩小、颜色变淡,溃烂结痂处基本消退,胃纳正常,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滑。
五诊(3月20日):无明显瘙痒,周身无皮损皮肤,仅于面部及双下肢见少量色素沉着,舌淡红,苔薄白,脉滑。
按: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是一种皮肤湿疹样改变的特发性皮肤炎症性疾病。本病表现为瘙痒、多形性皮损并有渗出倾向,常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该病一般从儿童、青少年开始发病,病情反复,甚至持续终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国内或国外AD患病率的总体趋势呈逐年上升,流行率约20%左右[1-3]。
病机分析:本病与中医学的“胎敛疮”、“奶癣”、“湿疮”、“四弯风”、“血风疮”等相似,近年来中医药对其研究较多[4]。《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四弯风》中描述此病“生在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袭入腠理而成,其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疡科心得集》记载“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心主血,脾主肉,血热而肉湿,湿热相合,浸淫不休,溃败肌肤,而诸疮生矣”。心,在五行属火,心火旺,母病及子,脾土病,灼烧肺金,肺金病。脾土病,运化水谷功能失司,湿从内生,外发肌肤而病。肺金病,卫外功能失常,腆理开阖失司,故对外环境的抵抗力下降,敏感性增强,发为此病。故心火脾虚是其根本病机。
诊断治疗:该患者此病已逾7年,常用西医抗组胺类药物治疗,收效甚微,迁延不愈。查体:患者周身皮肤散在红斑,颈部及乳房下、腹股沟、肛门部红疹与红斑融合成片,边缘不清,皮损部皮肤增厚变硬呈苔藓样变,肘窝及腘窝可见抓痕及渗液,伴有面部皮肤溃烂,纳差,此乃脾虚湿盛之象;皮肤严重瘙痒,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此乃心火炽盛之象;舌脉为该证之佐证。针对心火脾虚之病机,确立培土清心、祛风止痒的治疗原则。针灸处方主穴选用中脘、水分、天枢、大横、水道、内关,以脾胃经、心包经穴位为主,可健脾利湿、清泄心火。中脘、大横理中焦、调脾胃以培土;内关属心包经穴位,心包代心受邪,以清心火;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穴用天枢、水道使病邪从阳明经排出,是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院传染病八项检验报告单可编辑.docx VIP
- 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规范.docx
- 可编辑word模板:红色中国风边框贺报模板喜报word模板.pdf VIP
- 铁路轨道:直线轨道几何尺寸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新建医院项目勘察-设计-施工(EPC)项目承包人实施计划技术方案.docx
-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设计.docx VIP
- 中国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超声介入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 .docx VIP
- 液化气公司(燃气站)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22-2023新标准完整版).docx
-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pdf VIP
- 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