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惠阳高中《东方风来满眼春》课件3教学课件
* 东方风来满眼春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 小梅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啊...... 欣赏音乐 背景介绍: 中国1978年就已经开始实行经济改革政策,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就这条路线是否正确仍存在争论。邓小平92年视察深圳等地,给中国经济改革计划以巨大推动,意义深远。 解题: 本文是一篇通讯报道,记邓小平同志1992年到深圳视察之事。“东方”指中国,“风”指改革开放之风,“满眼春”用比喻的修辞说明改革开放使中国大地生机勃勃,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东方风来满眼春”是唐代有“诗鬼”之称的诗人 李贺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对无限的春光的热烈 欢呼之情。 作者简介: 陈锡添,中国人大新闻系业。当时,他是当地指派的唯一的文字记者,全程随同采访。1992年3月26日发表了此文,曾引起强烈反响。 重点字词: 葱笼 踱步 神采奕奕:形容焕发, 健康. 颁布 俯瞰:从高处向下看. 李灏 鳞次栉比:一行挨着一行,形容街道繁华. 侃侃而谈 荟萃:集中在一起. 证券 萦绕 本文是以什么为顺序,以什么为线索记叙邓小平同志的深圳考察? 以时间为顺序 以行踪为线索 理结构: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每个部分,梳理文章结构: (提示:行踪 谈话) 结构: 一.以“春”总领全文,介绍文章主题及意义. 二.参观深圳市容,讲话内容:特区姓“社”不姓资. 三.参观国贸大厦,讲话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手都要抓. 四.参观华侨城,讲话内容: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逐步 实现共同富裕. 五.同省市负责人谈话:改革开放胆子要大. 六.视察珠海特区,结束南巡.讲话内容:改革开放不 怕犯错误,有错误及时改正,“要搞快点”. 邓小平深圳谈话的意义何在? 提示:联系背景与歌曲 针对人们的疑惑,小平同志强调姓“社”不姓“资”。谈话涉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道路,性质等问题,讲得深刻,精辟。坚定了人们的信心,进一步深化改革,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谈话”灵活地体现了 小平同志的哪些性格? 自信、坚韧 细致、认真、一丝不苟 思维敏捷、严密,高瞻远瞩 扩展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57-60页,《真实快 速地报道生活》一文。 思考: 通讯报道有何特点? 此类文章应注意什么问题? 再 见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