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ppt--护理学基础 第十五章 药物疗法PPT
〖告 知〗 1.肌内注射的目的、注意事项。 2. 长期卧床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可选择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肌内注射时,可根据患者意愿,选择使注射部位松弛的卧位。 3. 肌内注射时注射量一般比较大、刺激性强,注射时护士会采取无痛注射技巧,减轻患者疼痛,如果局部出现硬结时,应尽快进行热敷。 常用注射法—肌内注射 准 备 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掌握沟通交流技巧 患者准备 常用注射体位准备 常用注射部位准备 环境准备 病室环境要清洁、安静、有足够的照明 用物准备 注射盘、注射卡、2~5ml注射器、6~7号针头,依医嘱备药 常用注射法—肌内注射 目的 告知 准备 操作规程 注意事项 压缩雾化吸入法 四、压缩雾化吸入法 〖目 的〗 1.湿化呼吸道 常用于呼吸道湿化不足所致的呼吸道痰液黏稠。 2.治疗呼吸道感染 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常用于咽喉炎、支气管扩张。 3.改善通气功能 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患者。 〖告 知〗 1.雾化吸入药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雾化后正确咳嗽的方法,可促进痰液排出,减轻呼吸道感染。 四、压缩雾化吸入法 〖准 备〗 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患者准备 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反应及配合能力。 用物准备 压缩雾化吸入器、电源装置、药液(药量须在2~8ml的范围内)、治疗巾、弯盘。 环境准备 环境要清洁、安静、舒适,室内温湿度适宜。 四、压缩雾化吸入法 〖注意事项〗 1.压缩雾化吸入器在使用时要放在平坦、光滑且稳定的平面上,切勿放置在地毯或粗糙的表面上,以免堵塞通风口;操作时切勿覆盖压缩机表面。 2.压缩雾化吸入器在使用时,导管一端连接压缩机,一端连接雾化器,一定要连接牢固。 3.每次治疗结束后,雾化器所有的配件都要进行清洁,彻底清除残留的药品和污垢。雾化器必须进行消毒、灭菌后,才能继续使用。 4.有时在吸入过程中因温度变化,导管内会因冷凝作用出现水汽,因此在治疗结束后应把导管从雾化器上拔下,打开压缩机开关,让压缩气流通过导管,直至吹干导管内壁。 5.吸气时按住间断控制按钮,慢慢吸入药雾;呼气时,松开间断控制按钮,直接通过口含器将空气呼出。间断控制按钮的作用是控制药雾的输出,减少药雾浪费。 四、压缩雾化吸入法 1.使用超声雾化器时,水槽中的水温不应超过( ) A.40℃ B.50℃ C.60℃ D.70℃ E.80℃ 2.雾化吸入的目有( ) A.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和水肿 B.稀释痰液,帮助祛痰 C.改善通气,解除支气管痉挛 D.治疗声带息肉 E.某些手术前预防呼吸道感染 3.护士为患者进行雾化治疗完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是防止损坏( ) A.雾化罐 B.螺蚊管 C.晶体换能器 D.电子管 E.口合嘴 目标检测 注射给药时药物吸收快、血药浓度迅速升高,吸收的量比较准确,因而适用于需迅速发挥药效、因各种原因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某些药物易受消化液影响而失效或不能经胃肠道黏膜吸收等情况。但注射用药易造成组织一定程度的损伤,引起疼痛、造成感染,而且由于药物吸收快,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迅速,处理难度大,因此选择注射用药时应谨慎。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一、注射原则 二、注射用物 三、药液抽吸法 四、常用注射法 一、注射原则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务必做到给药的“五个准确”。 2.仔细检查药物质量,发现药物有变质、变色、混浊、沉淀、过期或安瓿有裂痕等现象,则不可使用。 3.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需要同时注射多种药物,应确认无配伍禁忌方可备药。 检查药物质量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清洁,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 2.护士衣帽整洁,戴口罩,注射前后必须洗手。 3.注射器的乳头、空筒内壁、活塞和针头的针梗、针尖必须保持无菌。 4.按要求进行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并保持无菌。 一、注射原则 (三)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 1.注射时做到一人一套物品,所用物品须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2.注射给药中勿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等锐器,禁止用双手将使用后的针头回套护针套,使用后的针头应直接置于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中,防止被污染的针头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一、注射原则 (四)做好注射前准备 1.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3.药液应现配现用 一、注射原则 1.避开神经、血管。 2.不可在炎症、硬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