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教学法说课稿1--姜河
信息技术教学法 说课稿 目 录 一、定位与目标 (一)所属专业→ 计算机教育 (二)专业定位→ 培养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兼顾企事业单位计算机应用 (三)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程 理论(39)+实训(105) 第5学期,3学分 (四)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信息技术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掌握教学设计基础理论 形成教学设计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形成系统思考的思想方法 掌握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教师专业化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热爱信息技术教育事业 建立教师职业愿景与发展框架 加强职业教育 –教师专业化教育 –为职后发展奠定基础(发展框架) 职业能力培养 一般能力培养:思想水平、语言表达能力 特殊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教学方法 三、教学内容组织 四、学情分析 (一)一般特征 认知结构 学习了教育心理学、中小学教育学,但没有信息技术教育知识与经验 学习风格 习惯于被动听课,自主学习习惯、能力较差 对话式教学比较困难 学习兴趣 对理论学习兴趣不高,对上台讲课有新鲜感 (二)差异特征 部分学生喜欢从事教师职业,但也有不愿从事这一职业 (三)起点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意识、理论、技能属于零起点 五、模式与方法 五、模式与方法 五、模式与方法 五、模式与方法 五、模式与方法 (一)原则 主体性 过程性 综合性 表现性 形成性 (二)方法:档案袋评价 每周一张硬笔书法 读书笔记(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教学设计(六个模块) 课堂教学设计(全部内容) WebQuest教学设计(整合) 说课稿 学科小论文 七、资源与条件 (一)教学条件 七、资源与条件 (二)教学资源 八、单元说课(绪论) 1.教学分析 2.教学目标 3.教学策略 4.教学媒体、方法 5.教学流程、内容 6.评价反思 八、单元说课(绪论) 1.教学分析 八、单元说课(绪论) 2.教学目标 八、单元说课(绪论) 3.教学策略 八、单元说课(绪论) 4.教学媒体、方法 八、单元说课(绪论) 5.教学流程、内容 八、单元说课(绪论) 6.评价反思 敬请指导! * * 张家口教育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系 姜 河 2.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 3. 4. 5. 7. 8. 教学内容选取与组织 课程定位与目标 学情分析 6.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课程考核 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 章节说课 一、定位与目标 二、理念与思路 (一)理念 二、理念与思路 (二)思路 –问题引领、对话、交流、讨论 –渗透学习论内容 –动手操作(读书笔记、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工具、网络资源 技术支持 过程性、生成性评价 –档案袋评价方法 能力结构 → 知识结构 → 课程结构 一般能力 教学能力 计算机知识 信息技术知识教学知识 教学目标 教学要素 教学评价 教学科研 教学实施 一般特征:课堂教学基础 起点能力:教学起点 差异特征:个别化教学依据 四、学情分析 四、学情分析 四、学情分析 (一)教学策略 (二)教学模式 (三)教学媒体 (四)方法手段 (一)教学策略 以教学工作过程要素为框架组织教学 教学理念、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组织、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评价反思 (二)教学模式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理论精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注重实践,教学设计与试讲 (三)教学媒体 思维导图式工具应用 教学设计模板应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教练法、范例教学学法、项目教学法 问题引领式下的理论学习 模板驱动下的教学设计技能训练 小讲课形式的教学训练 教研形式的知识共享 六、课程考核 六、课程考核 教学团队: 两位主讲教师 教育技术学硕士 四位实训教师 两位青年教师 教学设施: 多媒体投影教室 1.周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9月第2版. 2.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3.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9.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EB]./edoas/website18/info7837.htm/. 10.刘雍潜,李龙.教育技术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9. 中国教育技术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协作组 /tresearch/wgindex.jsp?cid=00001wgid=WG_492188 目录 单元地位: 对课程的整体认识(内容、结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促进美容类功能食品开发(2009.3.25) 功能食品与食疗 教学课件.ppt
- 促黄体生成激素作业指导书 医学检验.doc
- 俄汉对照阅读易货贸易 俄语各种专业词汇.doc
- 侵权行为法总论第四章 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ppt
- 俄罗斯的地理及风俗.ppt
- 俄罗斯宝宝鞋 棉鞋布鞋单鞋制作教程.doc
- 俄语常见动物词汇 俄语各种专业词汇.doc
- 保健推拿-00绪论.ppt
- 俗语、成语翻译.ppt
- 保健推拿-恢复与提高过程.ppt
- 信息科学与电子工程专业英语 教学课件 Unit 14 Telemedicine and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ppt
- 信息科学与电子工程专业英语 教学课件 Unit 7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ppt
- 信息科学与电子工程专业英语 教学课件 Unit 3 EM Fields, Antenna and Microwaves.ppt
- 信息科学与电子工程专业英语 教学课件 Unit 12 Biometrics Technology.ppt
- 信息科学与电子工程专业英语 教学课件 Unit 4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heory.ppt
- 信息科学与电子工程专业英语 教学课件 Unit 5Multiple Access Techniques.ppt
- 信息科学与电子工程专业英语 教学课件 Unit 8 Optical Communications.ppt
- 信息科学与电子工程专业英语 教学课件 Unit One Electronics Analog and Digital.ppt
- 信息科学与电子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课件.ppt
-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考试大纲2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课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