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绪论 古代汉语 教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 绪论 古代汉语 教学课件

古代汉语 黄山学院 王琳 导言 王:小篆形体,中画近上。《说文》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玉:小篆形体,三画正均。《说文》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 绪论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书面语 1919年前的汉语 口语 文言文范围 先秦、两汉的典籍,如《诗》、《书》、《礼》、《春秋》、《老子》、《论语》、《荀子》等, 唐宋以后模仿先秦两汉的作品而写的古文, 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 魏晋以后兴起的骈体文 白话文范围 古白话文包括魏晋时期的笔记小说、乐府歌辞和佛经译文,唐代变文,唐宋格律诗词,宋代平话和语录,元代戏曲,直到明清的白话小说。 二、为什么学习古代汉语 从语言的角度来说,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更好的理解现代汉语 1 可以深刻理解字义、词义 “北”的来源 “北”字画的是两个相反方向站立的人,《说文》解释作“乖”,意思是“乖戾”,也就是“反面”。引申而有“北方”的意思。为什么北方是反面呢?应当了解中国的地理情况:中国的地势东低西高,山河都是东西走向,所以山的南面能晒着太阳,叫阳坡,北面就晒不着太阳,或日照时间极短,叫阴坡,《说文解字》“阴”的解释时,“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所以北面是背面,南面是正面。这是“北”字给我们传递的意义信息。 2有助于理解词语的结构 例:“结束” 结束= 结 + 束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古代汉语,有利于更好的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可以提高文学素养。 三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性质 基础理论课——理论性(体现在通论) 工具课——实践性(体现在文献阅读) 内容 通论 文字 方法:不亦说乎 不亦悦乎 形体构造:取 娶 形体演变: 词汇 “昼夜勤作息” ——《孔雀东南飞》 勤:古义指辛苦、辛劳,今义指勤快。 “走” 古人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走:古义指跑。 语法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客:意动用法,指把我当作了客人。 “吾敢谁怨乎?”——《史记·吴太伯世家》, 谁: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意思是“敢怨恨谁” 音韵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周南·关雎》 得、服、侧:职部,属同韵。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直:通特,入声职部,定母。 训诂 《十三经注疏》其中的《毛诗》,一毛传,二郑笺,三孔疏,四 陆释文。 文化常识 四 怎样学好古代汉语 树立两个观念 1 古今观:由今知古,古今对照 ,知同、知异,并且知道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 形成语感 : 熟读学过的文选,可以帮我们牢固的掌握接触过的感性语言材料,培养对古汉语的语感,从而起到由此及彼,“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参考书目 《说文解字》 《故训汇纂》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诗词曲语词汇释 《古代汉语》(王力)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 古汉语词汇学纲要 (蒋绍愚) 古汉语虚词辞典 古书虚字集释 音韵学讲义(唐作藩) 训诂学纲要(赵振铎) 汉语史稿(王力) 古汉语纲要 孟子译注(杨伯峻) 春秋左传集解释要(胡安顺) 诗经通译新铨(黄典诚) 老子译注(冯达甫) * * 古白话 文言 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尔时老母绕树走避, 熊寻后逐,一手抱树,欲捉老母。   老母得急,即时合树,捺熊两手,熊不得动。   更有异人来至其所,老母语言:“汝共我捉,杀分其肉。”   时彼人者,信老母语,即时共捉。   既捉之已,老母即便舍熊而走。其人后为熊所困。 如是愚人,为世所笑。 ——《百喻经·老母捉熊喻》 子胥祭了,发声大哭,感得日月无光,江河混沸。 ——《伍子胥变文》 如:“时” 日和寸为什么表示时间? 穿衣最后程序 终了 系短带 扎腰带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