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导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书导读

一、南越 1、简介 南越国(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1年),西汉初期秦军大将赵佗岭南地区建立的诸侯王国(地方割据政权)。始建于公元前203年,于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所灭,传国五世,历时93年。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疆域包括今天中国的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南越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或前赵朝。   南越国是秦朝灭亡后,由南海郡尉赵佗于前203年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建立。前196年和前179年,南越国曾先后两次臣属于西汉,成为西汉的“外藩”。前112年,南越国末代君主赵建德与西汉发生战争,被汉武帝于前111年所灭。    姓名 在位时间 谥号 赵佗 前207年—前137年 南越武王 赵眜 前137年—前122年 南越文王 赵婴齐 前122年—前115年 南越明王 赵兴 前115年—前112年 南越哀王 赵建德 前112年—前111年 —— 赵佗(约前240年-前137年),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今中国河北省正定县)人,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赵眜《史记》称为赵胡,中国西汉时期南越国的第二代王,公元前137年至前122年在位,是南越国第一代王赵佗的孙子,号称“南越文帝”。他的陵墓位于今广州市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著名的“南越王墓”。 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1983年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 张荣芳黄淼章《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年箕子朝鲜,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臣箕子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联合土著居民建立   《史记》,公元前3世纪末,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史记》卫满公元前195年~前108年,又称卫氏朝鲜西汉初,由燕国亡命者卫满推翻了朝鲜半岛上的箕子朝鲜自立。   战国时期,燕国在全盛时期,国力曾一度进入朝鲜半岛。有关地域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亦归入秦朝的统治之下。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时,燕王卢绾背叛汉朝,前往匈奴亡命,卫满亦一同前往,并带同千余名党徒进入朝鲜半岛。之后,卫满召集战国时齐国和燕国亡命者成军,推翻了箕子朝鲜的俊王(一说哀王),并取得箕子朝鲜的首都王险城。卫满即位,史称“卫满朝鲜”。   卫满即位后,积极建立国家,并输入中原文化,使国家愈来愈强盛。汉武帝有感卫满朝鲜对汉朝的威胁愈来愈大,决定在公元前109年起兵远征朝鲜半岛。公元前108年,卫满朝鲜被灭,汉武帝把卫满朝鲜的国土分为四郡,分别为: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合称为“汉四郡”。 《汉书·艺文志》西汉刘向(约前77—前6)撰。第一部有书名,有解题的综合性的分类目录书。二十卷。汉成帝时,刘向受命参与校理宫廷藏书,校完书后写一篇简明的内容提要,后汇编成《别录》。其子刘歆据此删繁就简,编成《七略》。《别录》唐代已佚,今据《汉书·艺文志》可考见其梗概。刘歆(约公元前53年~公元23年)《七略》是摘取《别录》内容成书,比较简略,所以叫做“略”。“其一篇即六篇之总最,故以辑略为名,次六艺略,次诸子略,次诗赋略,次兵书略,次数术略,次方技略”,故称《七略》。辑略说明其他六略的意义与学术源流,阐述六略的相互关系和六略书籍的用途,是六略之总最,诸书之总要,相当于全书的概要。   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种。   诸子略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种。   诗赋略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五种。   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种。   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筮、杂占、刑法六种。   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   以上六略共三十八种,即刘歆对当时书籍的分类。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三十八种另析“辑略”形成总序置于志首,叙述了先秦学术思想源流,以简要的文字概述各学派的流变情况。 2、结构: (1)总叙 (2)六艺略 A 《易》类 《易》类小叙 B 《书》类 《书》类小叙 …… 六艺略 总叙 (3)诸子略 A 儒家 儒家类小叙 B 道家 道家类小叙 …… 诸子略 总叙 (4)诗赋略 (5)(6)(7)…… (8)总结:大凡书,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