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飞翔学生的想象,提高诗歌教学质量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飞翔学生的想象,提高诗歌教学质量
何碧元 (四川省南江中学 四川 巴中 6366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06-045-01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文学艺术的高峰,有了诗歌的功底在阅读散文,如从风景秀丽的山峰走向一望无际的平原,由于诗歌的跳跃性强,想象的空间大,再加之诗人与我们的时代背景和生活背景迥异,有很多思维的断裂地带,学生思维如果僵死按着逻辑顺序思考,想象的飞鸟就会葬死裂谷。它是高度概括的反映社会,在声律、节奏、格律有着严格地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
从思维的方向看,诗人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向心力的疑聚 思维,而我们的诗歌教学却主要是辐射式的发散思维,他要求我们把那些内涵高度浓缩、外延高度集约的名篇佳作的典型形象与深邃的意境得以生动、传神地再现。这个再现过程无疑是个创造性的过程。下面仅就诗歌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思维和 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全方位感悟, 拓展思维空间
诗歌语言精练,意象丰富,跳跃性大,增加了诗歌的教学难度,诗歌教学要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心境与诗境交融、纵观古今、横贯日月的想象的最佳效果,诗歌教学的重要思维形式是扩散思维,也就是将高度浓缩疑炼的诗句发酵使之膨化开来, 使作品的诗情画意如同腾空爆放的烟火一般飞珠溅玉,溢彩流光。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富有创造性的欣赏过程中艺术地再创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启发学生创设情境,激发情趣点面辐射、感觉迁移动静结合主客相生等方法去展开扩散思维的翅膀,使其在一定的深广度上把握诗歌的意境和特色。现在具体举例来说明。
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人们常说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也是学生兴趣的切入点,每当我将古诗时,利用自然中美景事先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当然要选与教材古诗相近景物,才能产生感情和语言上的共鸣。在步入新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向学生展示古诗中的画面,播放解说录音,声文并茂,图文并茂,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很快进入了角色,如林画中景,思绪在飞扬,一副美景深深地烙印大脑之中,学生的想象力声情并茂画面丰富和完善,然后暂停画面播放,让学生口头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自己形成书面文字,写不起的字可注拼音,学生 常常这这环境写作情绪高涨,反映敏锐,文思敏捷,感情真挚,语言形象,想象力丰富,将生活看到实景和画面虚境有机结合,学生在写作不断修复感受,升华自己的情感,教学效果十分良好。我在讲《望庐山瀑布》,我带领学生参观了黑水有名冰川驿站瀑布, 又播放本课视频和音频资料,有位学生竟写出画卷天地挂,豪情万丈高。的佳句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点面结合,交相辉映
这包含两层意思:意识根据是个给定的具体物象在加深和拓宽上去优化组合渗透。如:扣住诗中叶、花、碧、红、天、日,想象出画面层次远近错落,色彩红绿相映,既有主题的碧叶荷花,又有陪 的蓝天红日。二是除了对作品本身有扩充外,还要借助同类题材的作品来丰富和补充。
如:可由《爱莲说》联想到荷花的高尚节操,有芙蓉联想到荷花的种种妙用,还可由《荷塘月色》联想到和含苞的羞涩,盛开时的潇洒,这样,这两句诗就成了一幅就具备了多维空间、绚丽色彩和传神情态工笔画了,
2、调动感官,感觉易位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积累,使诗歌的形象通过不同感官沟通与转移来产生丰富和强化效果。在视觉扩展的点面辐射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对莲花荷花等物象在感官上由视觉向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迁移----习习微风送来了莲叶荷花缕缕幽香,在炎炎的六月,真是渗人心脾,凉意顿生,令人心旷神怡啊。
3、动静结合,营造诗歌的意境。
我们欣赏诗歌时,往往要将作品的静者化动或动者化静,以此来增强画面的生动感。前文所述,我们虽己想象造出诗句的形色味等要素,毕竟还是一副孤立静态的画面,我们不妨进一步想象:朝阳冉冉升起,清风徐徐吹来,灿烂的阳光洒满了莲叶荷花,湖面上泛起了阵阵红波绿浪,空气中回荡着悠扬悦耳的渔歌,这不仅在光和月上增加画面丰富性,而且突出了景物的动态美。
4、情融物镜,升华心灵。
在诗歌教学这一典型的艺术鉴赏活动中,只有诸者与作者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时,其效果才会理想。此时,读者的主观意识深深沉浸到作者客观描绘景物中,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加丰富、厚实、鲜活。这就要求教学者富有敏捷的角色意识,即在必要时是自己幻化成作者或与作品相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