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结构特点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研究.pdf

解剖结构特点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剖结构特点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解剖结构特点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咸跃陈彤 (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山东,济南,250012) 摘要:梨状肌是位于臀大肌下面的一块肌肉,由于解剖结构的特 殊性,梨状肌综合征较为容易误诊,而且病情较复杂、顽固,易复发、 影响正常锻炼与生活。根据局部的解剖结构特点,采用针刺与推拿手法 治疗梨状肌综合征,获得了显著疗效,缩短了治疗时间,无一例复。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推拿;解剖结构;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疾病。一般认为,腓 总神经高位分支,白梨状肌肌束间穿出或坐骨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 出。当梨状肌受到损伤,发生充血、水肿、痉挛、粘连和挛缩时,该肌 间隙或该肌上,下孔变狭窄,挤压其间穿出的神经、血管,因此而出现 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症称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笔者根据局部解剖特 点,进行了特殊手法和针刺的治疗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 1.一般资料 1.1病例:主要为参加体育锻炼的健身者,在校的高中生、大学生, 现役运动员等。年龄16~54岁,健身项目多为羽毛球、网球、乒乓球、 体操项目等。病程3天~1年。 1.2症状:疼痛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 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剧烈,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 走。患者可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放射时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 有的还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不适等。严重时臀部呈现“刀割样’’ 或“灼烧样”的疼痛,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大小便、 咳嗽、打喷嚏时因腹压增加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 1.3解剖结构:梨状肌是位于臀大肌下面的一块肌肉,它的内、中 1/3段分界处恰好在坐骨大孔出口处,其上有臀上神经,其下有坐骨神 经、臀下神经。当梨状肌受到周围的骶髂关节、腰骶椎病变的刺激,以 致出现肌痉挛、肥大、增大、挛缩时,会压迫坐骨神经,引起坐骨神经 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2.治疗方法 2.1定位:髂后上棘到股骨大粗隆做一连线,连线中点直下2cm处 即为坐骨神经出梨状肌下孔之部位,其两侧即为梨状肌 2.2方法 c 部酒精消毒,在疼痛最甚区域(2~3m直径),直刺阿是穴,另选次 謦、中露、下谬、环跳、殷门、委中、阳陵等穴2--4个,同时针刺, 找到针感后,使用电针进行脉冲电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如急性损伤可每日2次。 2.2.2针刺治疗结束后,先让患者取俯卧位,放松患侧臀部及下肢, 医生立于其患侧。在臀部先施以掌根按揉法,手法的刺激量不要大,但 需柔和,其目的是使臀部肌肉放松,这样对改善局部的血液供应和回流 有利。然后在股后。小腿后部同样施以掌根按揉法,上下往返35分 钟。 然后再指揉委中、承山、昆仑诸穴。经以上手法治疗臀部肌肉放松 的基础上,再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施按压法和弹拨法。手法刺激量一定 要由轻到重,要避开臀大肌的抗御力量;弹拨要与梨状肌呈垂直方向。 此法可缓解痉挛的梨状肌,祛瘀通络,是治疗中的重点。可将掌根按揉 同梨状肌按压、弹拨三法结合起来交替应用,约5-8分钟。要避开臀 大肌的抗御力量,可采用膝关节屈曲的方法,并通过内、外旋转髋关节 的被动运动来提高手法的治疗效果。 最后在臀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顺其走向施用擦法,以热力度。对 疼痛症状较重的患者,可局部加以热敷治疗。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基本无压痛,行走或站立无异常感觉,臀部和腿部 无放射性疼痛为痊愈;压痛明显减轻,臀部和腿部在行走或站立时稍有 痛感为显效。症状未改善为无效。 3.2治疗均数:经过以上特异治疗51例梨状肌综合征,治疗4次有 效为6例,治疗5次有效为14例,治疗6次有效为23例,治疗7次或 7次以上者为8例,均数为5--6次。 3.3治疗结果分析:51例病例经过治疗,痊愈的为40例,占总病 例的78.4%;显效的1l例,占总病例的21.6%,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 4.典型病例 例1:杨凇,男,24岁,在参加体操项目蹦床训练时,腰、臀部受 伤。伤后即到医院就诊,CT显示患者未见骨组织损伤,自行休息一周 后症状缓解,笔者见时患者在行走时依然出现间歇性跛行,右侧腿部发 麻,蹲下、起立时困难,采用FAIR姿位按压臀部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相 交处,刺痛明显,伴有肿胀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