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毅庄诚”――王西麟《第七交响曲》评析
作曲家王西麟的《第七交响曲》为上海音乐学院80周年校庆委约而作。这是一部为钢琴、80人的合唱队和三管编制大型交响乐队而作的标题交响乐作品,首演于2007年12月27日的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庆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演出,汤沐海指挥。全作27分钟不分乐章一气呵成。“和毅庄诚”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校训,作者用为本作的标题,这四个字凝聚了“上音”师生的艺术追求和价值取向。作者立意于:上海音乐学院的80年历史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一个领域的代表,也是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和社会史的一个领域的代表。因此作品的布局分四个部分:历史回顾、战乱浩劫、生机勃发、“和毅庄诚”。这四个部分不是标题而仅仅是段落提示。全曲共27分钟,但因音乐会总体时间要求而临时减删了中间部分“战乱浩劫”的大段音乐,只演出了11分钟,却仍然获得很大成功。
音乐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弱奏的凝重的固定音型中开始,这个固定低音节奏象征着历史严峻而沉重的脚步并贯穿为全曲的背景。序引在色彩性乐器的装饰下,四支短笛和小提琴群的横向和纵向的二度的走向,并由此形成的密集的五声性色彩和声的音块,由高到低遽然下行,音响新颖,如同清澈的雨露淋落,表现春风沐雨的校园气氛。
谱例一
音乐进入主体部分(历史回顾),开始由女低音声部唱出“Wu”,把听众引入昔日的历史回顾之中。在主题的两个音的核心动机(F G)的两次简短的呈示之后,平稳而完整的展开进行了一次长达21小节阐述,这正是作曲家最擅长的长呼吸的表现手法。作者说:“这回顾中既有温馨和感念,又有感慨和沧桑。”主题呈示之后音乐展开在合唱的四个声部中以复调的形式向前推进,连绵不绝,在经过情绪的积累之后“和毅庄诚”的唱词被庄严地唱出,这是校训在《第七交响曲》中的第一次出现。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她的诞生见证着中国近代音乐艺术与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她不仅仅培养专业音乐人才,而且也是中国进步思想的孕育之地。
乐曲在“点题”之后进入到了第二阶段――战乱浩劫。钢琴和打击乐的音块的巨响,音乐马上突如其来地进入紧张而骚乱的情绪,随后的合唱声部以ff的力度唱出小二度下行的紧张不安的音块,在这里我们能够听到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紧张、恐慌、叫喊和哭泣。
谱例二
作曲家在合唱声部大量地运用音块的技巧,各声部在横向上做小二度的进行,而在纵向上音高相差二度,节拍上相差一拍或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拍,这种应用于合唱声部的音块使音乐充满了戏剧性,充分展现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惶恐和伤害。同时,作为整个作品的主体心脏部分,第二阶段也是作曲家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在这里,作曲家运用把音块分组而与大量复调化结合在一起,使乐曲的音响效果十分精彩。王西麟在几部力作中一直非常重视复调的创作方法,在每一部作品中几乎都能找到精彩的赋格段落和不同的复调创作方法,使音乐充满交响性和戏剧性的动力。在第二阶段作曲家还大量地运用了拟声词,用钢琴和打击乐表现巨大的灾难,用无伴奏的合唱队的男声“da da”声表现战场上枪弹横飞的情景,用女声唱的旋律吸收了蒲剧的大跳和呼喊的音调,又组成复调,与小二度下行的音块结合在一起,并在合唱的八个声部中复调穿插,强烈地表现了惨痛的哭泣和控诉。乐曲在第二阶段中进行了充分的展开并把乐曲推向高潮。作者用没有任何文字的纯音乐手段着力表现了八年抗战和十年“文革”,是邪恶黑暗和破坏创伤的挥之不去的梦魇,是必须直面和深刻记取的历史惨痛的教训。
打击乐器组的“独奏”引入了乐曲的第三阶段――生机勃发。这里不同音高和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组成的节奏赋格段,表现了生命的生长和茁壮。经过这个简短的过渡,音乐直接进入第四部分,音乐突然变得明朗清新单纯而轻快。作者在这里采用了简约派的美学思维:在三支短笛和色彩性乐器透明而快速流动音型衬托下的相对平稳的情绪中,合唱声部由男低音至女高音分别唱出“和毅庄诚”四个字。
谱例三
作者用色彩性的和声对比,同时也逐渐蓄积力量,各声部逐渐进入,贯穿在全曲中的固定音型此时在铜管乐器组中吹奏出来,好像召唤曙光来临,驱散黑暗并带来强大的生命力。第四阶段是整个交响乐的高潮阶段,经历前三个阶段终于迎来最终的“和毅庄诚”――音乐由创伤中燃起音乐生命的火花。这火花终于壮大而铸成为庄严的宣言,上海音乐学院在经历风雨之后依然傲立于世,“和毅庄诚”的校训经过历史洗礼和顽强的拼搏依然生机勃发,多次有效的和声色彩变化,最终把音乐推向高唱如云的“和毅庄诚”。在顶点高潮之后,情绪突然下落而进入尾声,形成戏剧性的对比。作曲家再现灾难的主题并警示人们:居安思危!这是作者蓄意的历史重笔。
王西麟先生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