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活着,还是死去,这的确是一个问题”.docVIP

“活着,还是死去,这的确是一个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着,还是死去,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庄子在《庄子》中对“活着”还是“死去”的看似矛盾的思考、解答,去解构他的生死观与道论之间的浑融互辅的密切关系,从而得到一些哲理性的认识和启发。   [关键词]庄子 活着 死去      “活着,还是死去,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沙翁三百多年前面对人生的苦累进行苦苦的思索之后所发出的无奈的浩叹,其不知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庄子早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哲理性思索。中西哲人的思想在生与死的问题上又一次得到了融合与统一。而不同的是,沙翁的生与死更多地是对人生苦难的无奈与痛苦的抉择,而庄子则是对生死的超脱与放达。   庄子生活在大约公元前四世纪前后。这是战国时代诸雄之间战争特别剧烈的时候。庄子是一个贵族的后代,他的家世却已经衰落了,血与火的战争和无情的社会变动。把他和一大群像他这样的富家子弟抛到了社会底层。庄子终生未做过官,只有很短一段时间做过“漆园吏”,在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与社会下层的农夫、渔人、樵夫、隐者混迹在一起。正是这种生活环境和生活的境遇生成了他孤僻内向的性格和孤高的思想,但他这种性格和思想在当时是不能为社会所容纳的。这种孤绝的心情使得他把整个时代的困境和痛苦都加在了自己身上,成为良心的沉重负载,也正是这种对社会无边黑暗和人生无边苦难的独特体验,决定了他在生死问题上的独特视角。   对生的茫然,是庄子对人生痛苦与困境更深一层的感受。死当然是大哀恸,但这哀恸背后,还有对生的执著和依恋。所以,对于活着还是死去的问题,庄子有着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在冷峻的追索之下,在把文明和人生的困境彻底看穿以后,他自己却没有了精神归宿。于是他只能把内心的迷茫投问于虚空之中“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齐物论》)   正是因为庄子孤绝、哀伤、高傲的性格才使他对生命有着更深切、痛楚的思考。在人生诸般命限中,首当其冲的便是生命的短暂。无论是长寿如彭祖,还是短命若殇子,死亡都一样不可避免,人的有限的生命同无限的天地相比较,则更显出它的短暂。这种思想通过《庄子?盗跖》篇即可略见一斑,“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过隙也。”正是这种对比,使庄子对现实人生的寿夭产生出一种怀疑“虽有寿夭,相去几何?”(《知北游》)在他看来,生命的或长或短,死亡的或早或迟,一旦与无限的天地相对照,这些差异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在《齐物论》中他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人生的另一命限是仁义利禄的袭扰。人的一生当中。总是被一些仁义善恶的标准所规范着,被一些声名利禄的物欲所束缚着,对此《齐物论》中是这样描述的:“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荥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的一生中为了功名利禄在不断奔波,然而这些名利富贵不仅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相反却给人们披上了忧患的枷锁。《至乐》中这样写到:“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福?久忧不死,何之苦也!”庄子认为功名利禄种种欲求并不是人的内在需要,追名逐利对于生命没有丝毫增益。反而会使人陷入无尽的忧患之中。   如此短暂而痛苦的人生却被世上的人苦苦追求着,对此庄子感到困惑和不解,这种困惑使庄子对生死问题进行了哲理性的思考。   从无古无今、无始无终的道家立场看待死生问题,庄子发出了“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知北游》)的感慨。一般说来,庄子对人的肉体生命之寿夭是不太关心的。但是,在《庄子》一书中,庄子也从常人的角度阐述了“长寿”“养生”的问题。   庄子在《人间世》里曾叙述了一个关于栎树的故事“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牛,契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满,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是说曲辕这个地方长了一棵可以作树神的栎树,这树大得可以为几千头牛遮荫,量一量树干足有百尺粗,树身高达山顶,好几丈以上才生树枝,可以用来造船的旁枝就有十几条。这种栎数为什么能如此长寿昵?其原因在于这种树原本只是一种“无用”的散木。若用它做船,一下水很快就会沉没:若用它做棺椁,很快就会腐烂:若用它做器具,很快就会被拆毁:若用它做门户,就会被污浆,用它做屋柱,就会被虫蛀。所以庄子说“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那么,“不材”和“无用”就是“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