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的战线》――新中国首部反特片.docVIP

《无形的战线》――新中国首部反特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形的战线》――新中国首部反特片   《无形的战线》的诞生,与一位国民党军统上校有着密切关联。      打开电视机,满屏都是特工、间谍在“行动”。《借枪》热潮刚过,《风声传奇》又占据了各省卫视的黄金时段。从2006年的《暗算》算起,至2008年《潜伏》达到高峰,谍战剧形成了横扫荧屏的旋风,至今未有消退的迹象。以间谍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实际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红色特工“打入敌人内部的故事”,另一则被称为“反特片”,常常讲述的是我公安侦察员侦破敌特案件的故事。考察“间谍片热”,可追溯到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反特片《无形的战线》,引发了中国间谍片的第一波热潮。   《无形的战线》拍摄于新中国建立前夕。那时新生政权的首要议题,是稳固政权,镇压、肃清国民党潜伏势力的政治破坏与颠覆威胁。基于这一需要,东影把“反特”这一特定题材电影作为重点影片来拍摄。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刚解放的东北某省,一开始,特务头子李天民就在家中被捕。在证据面前,他只承认自己历史上当过特务,但后来改行做汽车生意,再没有做过坏事。可是李天民的下线们依然照计划进行暗中破坏,女特务崔国芳被安插进东北橡胶厂潜伏。但是人民群众时刻保持着警惕,他们发现了特务们去自行车行刻章的可疑行径就去公安局报案;崔国芳受到了新政权的感召也坦白自首,帮助公安人员破获了潜伏特务的阴谋破坏行动。   在创作《无形的战线》前期,该片编剧、导演伊明,到沈阳军区战犯管理所去“深入生活”,数次“采访”了被关押的昔日军统特务高官关梦龄。他曾任国民党长春警备司令部督察处督察长,长春解放后关梦龄自首,在清除国民党潜伏特务时立下大功。1953年,他以反革命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1963年刑满释放。在服刑改造中,关梦龄写下了百万字的自白书,后经整理以《黑皮自白:一个军统上校的笔记》出版,他的军统特务经历也因此成为珍贵史料。   对关梦龄而言,伊明导演的问话是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采访”是闲聊式的,罪犯与导演相对而坐,各自点着一只烟,拉扯着“闲篇”。伊明特意问及关梦龄对于1947年的票房之冠、被看作中国间谍片源头之作、表现军统间谍独闯敌穴与汉奸特务斗智斗勇的电影《天字第一号》的看法,而关梦龄的回答让他极其兴奋:“作消遣解闷倒可以。从特务技术上说,那是谈不到的。因为导演屠光启对军统特务知道得太少,编剧的人凭主观想象搬到银幕……叫我们这些特务一看,就知道是胡扯……比如说把收音器藏在古瓶里,这是不应该的。古瓶是人们欣赏的东西,客人来,要拿起古瓶仔细端详,十分容易被人发现。通常可以把收音器放在沙发里,茶几的下面……再有,电影上一个情报员化装成有钱的少爷,另一个情报员化装为乞丐,少爷走出公馆的大门,乞丐向他乞讨,这个少爷很慷慨地给了他五元钱。这个纸币的面额太高了,应该给一些零钱,别人看到不会惊奇。”   关梦龄的“专业意见”给了伊明极大帮助,伊明知道自己找对了人。他从关梦龄那里拿到了军统特务的第一手资料,也就掌握了电影创作的利器。两人甚至在狭小的审讯室里模拟起了特务会面的场景:伊明扮演一个潜伏女特务,为是否要响应人民政府号召,“登记”退出特务阵营而犹豫;关梦龄则扮演女特务的上级。   “不要听这一套!这是诈我们,真的掌握情况,还用号召?难道他们对我们还会有什么客气?你就是胆小!将来你要后悔的。”关梦龄入戏地对伊明咆哮着,“假如我和你一样咱们就不用搞了。咱们的一举一动,上级派人在背后监视呢,如果你在这个节骨眼大意了,你的小命……拿去,这是下月份的津贴。”这段“表演”,后来成为《无形的战线》一个精彩的情节。   两人在特务技术、潜伏站的组织、通讯、经费、掩护、化装等方面谈得很详细,对于电影中军统特务方面的情节设置,伊明更是诚心诚意地向对方讨教。关梦龄的介绍同样事无巨细:“军统特务一般都不戴帽子,留着长发,发上放油,许多人的头发锃亮;衣服在蒋管区都穿藏青中山装,夏天是灰派力士料子的中山装;多数特务身后佩带自卫手枪,皮鞋都是发亮光的;如在沦陷区就要化装了。特务们走路比较快,两眼向左右审视,走到地方还要向四周看看,这是习惯,特别是外勤人员更是如此。这是防备有意外,好作预防;坐车子,戴笠通常与司机一块坐前座,一般特务也有这样坐的,把警卫人员放在后座。这样坐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有情况在前面能先发现问题,即可指挥司机把车子开走,如果在后座就来不及了。”   关梦龄在“北平肃委会”任总务科长时曾与戴笠有过密集接触,于是伊明让他模仿戴笠走路,在房间里走了“几个来回”。副导演吕班扮演李天民,他也来到看守所体验生活,经过关梦龄的亲自“培训”,吕班出色地扮演了特务头子。影片力图表现的,是新社会对人的改变与救赎,因此花费很大篇幅讲述了年轻女特务崔国芳的转变,她是一个误入歧途的青年,一个柔弱的女性,而非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