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生:新闻速写和专访写作高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柏生:新闻速写和专访写作高手   柏生,本名陈柏生,笔名肖柏、柏子。她祖籍安徽安庆,1926年生于北京。“万里云山如画,千秋笔墨惊天”(邓拓赠言),作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柏生是新闻速写、专访写作的高手。   柏生的新闻作品,许多是写科学家的,她先后采写报道过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竺可桢、高士其、严济慈、茅以升、童第周、丁颖、赵忠尧、林巧稚、卢嘉锡、裴文中、孙冶芳、梁思成、侯仁之、吴中伦、孟少农、黄昆等大家。1988年,柏生以全票当选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首任理事长。      清华学人,朱自清的女弟子      柏生的祖父是清朝翰林,她的父亲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大学当教授,母亲出身书香世家。知识分子家庭的影响使她自幼爱好文学。   她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南联大读书,1946年随学校回北平继续在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深造,幸运地成为散文大师、诗人朱自清的学生,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柏生所撰论文得到朱自清先生的赞赏,建议她毕业后从事文学研究工作。但在1948年夏,毕业考试一结束,柏生随即赴冀中解放区,先后在新华社北平分社、华北总分社、《人民日报》任编辑、记者。      1949年,和开国领袖亲密接触      1949年6月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隆重开幕。柏生奉命采访这次会议,见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等几位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传奇人物。毛主席问她是哪个地区的代表,活跃的柏生脱口而出:“我是《人民日报》记者!”毛主席握住她的手,笑着点点头说:“哦,人民的记者。”毛主席一边和别的代表坐下来交谈,一边招呼柏生坐在自己身边。机灵的她抓住难得的机会,用笔“摄”下这个镜头,一篇特写发表在次日的《人民日报》上。   同年7月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周恩来副主席穿一件朴素的白衬衣微笑着坐在主席台上。会议间隙,柏生拿出一本褐红色封皮的纪念册,请周副主席签名留念。周恩来略加思考后,拿起钢笔写下了“为建立人民宣传工作而努力”。      不少作品被收入新闻教材      柏生特别钟爱速写、特写和人物专访。她的特写《全体起立,向人民的领袖致敬――新政协筹备会上前二十分钟书写》,记下了新政协筹备会热烈的场面,报道了各民主党派对毛泽东、朱德等领袖的尊重和爱戴之情。而《满园友谊满园春――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各国选手游园记》为1961年各国选手经过几天紧张的比赛后,到颐和园游玩做了栩栩如生的描述。   1976年“四人帮”垮台后,柏生的工作热情格外高涨。她迈出的采访脚步更快了。在报道春天消息的众多新闻中,最引人注目的数《春风吹又生――“四八”烈士王若飞同志战斗的一生》,率先传递出“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开始了”的重要信息。   从1978年开始,她饱蘸感情,以大量优美的专访文字写出:《攻关的人――访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教授》《归宿和起点――访八十高龄入党的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壮志凌云――访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勤奋的一生――卓越的气象学家竺可祯》《韧性的战斗――访著名科学家高士其》《五十五个春秋――访特级教师王企贤》。她还推出《写在绢帕上的诗――访邓拓夫人丁一岚》《惦念――访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和《吴晗和他的一家》《光明磊落,忠心耿耿――北京人民怀念刘仁同志》等长篇专访,有力地鞭挞了恶势力,伸张了正义。   柏生作品有着浓浓的情感,可谓“情深意更长”。她的代表作之一《写在绢帕上的诗》,就是一篇以情动人的人物专访,全文主要透过邓拓赠送丁一岚的两首写在绢帕上的诗,深情地记述了他们既是战友又是情侣的崇高感情。文字缘、革命情,绵绵情意和革命豪情,两人在共同的革命目标与志向下订下终身誓盟。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在不同的战斗岗位上互勉互励,互敬互爱,在战争严峻的考验中结下了忠贞不渝的爱情。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里有。”柏生在写《吴晗和他的一家》时,就是含着眼泪写的。   柏生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采写了许多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已经编辑出版《笔墨春秋三十年》《柏生新闻作品选》《柏生专访集》《晚晴集》《文泉集》《心笔春秋》等多部著作。她的许多作品被收入大学新闻专业教材或参考书。专事中国名记者研究的河北大学教授乔云霞评价说,柏生的新闻作品,有着浓郁的散文风韵。作为《人民日报》的名记者,她不愧为朱自清先生的亲传弟子,在40余年的记者生涯中笔耕不辍,采写了数百万字的新闻、特写、专访、通讯等,形成了独到的报道风格――观察敏锐、采写迅捷、文笔朴素。   南昌大学教授邓长荪撰文指出:名记者柏生,由于自己的经历和所受的教养,使她了解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广交朋友,所以,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都成为她的专访对象。她的人物专访,情文并茂,具体真实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